[发明专利]一种LED节能灯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7549.3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双统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90 | 分类号: | F21K9/90;H05B33/10;B24B1/00;B24B9/00;B24B41/06;B24B4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海霞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节能灯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节能灯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灯具制作、组装作业、灯罩安装以及检测包装等多种工序,使用到的节能灯罩精细化处理设备包括底板、旋转装置、夹持装置、抵紧装置和打磨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节能灯罩在打磨时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节能灯罩打磨时,需要人工使用打磨设备对节能灯罩进行夹持作业,然后使用打磨工具对其进行打磨作业,人工打磨节能灯罩毛边的打磨效果差,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b,现有的打磨设备对节能灯罩进行打磨时,由于节能灯罩的夹持不稳定,难以保证对节能灯罩毛边的打磨效果,降低了节能灯罩的打磨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LED节能灯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LED节能灯是继紧凑型荧光灯(即普通节能灯)后的新一代照明光源,LED节能灯环保不含汞,可回收再利用,功率小,高光效,长寿命,即开即亮,耐频繁开关,光衰小,色彩丰富,可调光,变幻丰富,LED节能灯已被广泛地用于作为照明的光源,LED节能灯在组装时需要对灯罩进行去毛刺处理。
然而现有的节能灯罩在打磨时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节能灯罩打磨时,需要人工使用打磨设备对节能灯罩进行夹持作业,然后使用打磨工具对其进行打磨作业,人工打磨节能灯罩毛边的打磨效果差,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b,现有的打磨设备对节能灯罩进行打磨时,由于节能灯罩的夹持不稳定,难以保证对节能灯罩毛边的打磨效果,降低了节能灯罩的打磨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节能灯制作方法,可以解决上述中提到的节能灯罩在打磨时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LED节能灯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灯具制作,对PCB电路板进行焊接作业,得到焊接完成的PCB电路板;
步骤二,组装作业,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焊接完成的PCB电路板、灯头和灯管进行组装作业,得到组装完成的节能灯;
步骤三,灯罩安装,将灯罩放置到节能灯罩精细化处理设备内对灯罩进行精细化打磨处理,并将打磨完成的灯罩和步骤二中得到的组装完成的节能灯进行组合安装处理,得到成品节能灯;
步骤四,检测包装,对步骤三中得到的成品节能灯进行检测包装作业,得到包装完成的节能灯。
上述步骤中使用到的节能灯罩精细化处理设备包括底板、旋转装置、夹持装置、抵紧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安装有夹持装置,底板左端安装有抵紧装置,底板前端安装有打磨装置。
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L状板、一号电机、动力圆板、缺口圆板、动力圆杆、从动圆板和从动圆杆,所述的底板上开设有圆穿孔,圆穿孔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从动圆杆,从动圆杆下端位于底板下端安装有从动圆板,从动圆板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弧面槽,从动圆板外壁上位于相邻的弧面槽之间开设有直槽,底板下端位于从动圆杆右侧安装有L状板,L状板上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动力圆板,动力圆板上端安装有缺口圆板,且缺口圆板和弧面槽之间相互配合使用,缺口圆板的缺口处和从动圆板之间相互配合使用,动力圆杆上端位于缺口圆板缺口中心处安装有动力圆杆,且动力圆杆和直槽之间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带动节能灯罩转动。
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L型板、夹持圆杆、夹持气缸、U型板、旋转杆、顶升杆和弧形板,所述的从动圆杆上端安装有L型板,L型板左端外壁中部安装有夹持圆杆,夹持圆杆上开设有夹持圆槽,夹持圆槽内壁上下对称开设有滑孔,滑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顶升杆,顶升杆下端开设有卡槽,顶升杆外端安装有弧形板,夹持圆槽内壁上安装有夹持气缸,夹持气缸输出端安装有U型板,U型板前后两端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上下对称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卡槽前后两端的内壁之间,L型板上安装有夹持机构,能够对节能灯罩内壁进行夹持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双统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双统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7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