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机械加工车床用卡盘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7907.0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龙 |
主分类号: | B23B31/103 | 分类号: | B23B3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机械 加工 车床 卡盘 夹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机械加工车床用卡盘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铰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气缸,所述活动门的内部底部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于活动门的内部且延伸至空槽的内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焊接有活动块,本发明通过在夹板的内部设置筒体,并在管体的内部设置夹块,使夹块带动滑杆对第三弹簧进行挤压时,第二弹簧也能够承受到夹块的挤压力,从而使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能够增大夹块的缓冲力,进而避免了夹板和夹块在较大的推力作用下将管道内壁划损,提升了产品的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盘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机械加工车床用卡盘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卡盘是机床上用来夹紧工件的机械装置,利用均布在卡盘体上的活动卡爪的径向移动,把工件夹紧和定位的机床附件;卡盘一般由卡盘体、活动卡爪和卡爪驱动机构三部分组成。卡盘体直径最小为六十五毫米,最大可达一千五百毫米,中央有通孔,以便通过工件或棒料;背部有圆柱形或短锥形结构,直接或通过法兰盘与机床主轴端部相联接;卡盘通常安装在车床、外圆磨床和内圆磨床上使用,也可与各种分度装置配合,用于铣床和钻床上。
一、在使用卡盘夹具对管道进行夹持时,现有的卡盘夹具由于不具备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结构,使卡盘夹具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被安装固定在合适的位置来对管道进行夹持和固定,从而造成了卡盘夹具的使用效率降低;
二、同时,在使用卡盘夹具对管道的内壁进行夹持固定时,由于卡盘夹具上直接与管道内壁相接触的夹板上缺乏能够提供缓冲力的结构设置,从而导致夹板在较大的推力作用下会将管道内壁划损,从而影响到产品的成品质量;
三、由于机械加工车床所处的车间环境通常存在较多的灰尘以及生产废料杂质;由于卡盘夹具的顶部缺乏相应的防尘结构设置,会导致灰尘和生产废料杂质进入到卡盘夹具的各个孔槽中,灰尘长期堆积在孔槽中后,会影响到卡盘夹具的正常使用,为此,提出一种小型机械加工车床用卡盘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机械加工车床用卡盘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机械加工车床用卡盘夹具,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铰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气缸,所述活动门的内部底部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于活动门的内部且延伸至空槽的内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焊接有活动块,所述空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块体,四个所述块体相邻的一侧均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块体的一端焊接有挡块,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空槽的内侧壁焊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部嵌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焊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壁与筒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夹板的一侧焊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内侧壁底部焊接有挡板,所述滑杆的顶部一端贯穿于挡板的内部且焊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外侧与管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外侧壁缠绕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夹块焊接,所述第三弹簧远离夹块的一端与挡板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底部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焊接有圆锥齿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的外侧与圆锥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轴的外侧壁焊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部开设有槽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槽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底部与夹板的顶部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龙,未经陈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7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