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复用型过滤器除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7910.2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3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秦大江;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罗庆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复用型 过滤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复用型过滤器除芯装置,其包括有机箱以及相对固设在机箱上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均设置有预加热器,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形成操作空腔,所述操作空腔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驱动组件、刮胶组件以及容纳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易除芯、除芯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站复用型过滤器除芯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核电站的空气得到净化,通常会向核电站内引入过滤器来达到空气净化、通风的目的。由于核电站内具有大量的放射性颗粒,过滤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滤芯会吸附大量的核废物,若不及时更换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当滤芯功能失效后,目前存在两种更换方式:第一种,直接更换过滤器;第二种,首先将过滤器的上侧板和下侧板通过人工去除后再经过除芯设备进行除芯操作。第一种方式成本投入较大,不适用于长期使用;第二种方式增加了人力成本,另外,由于过滤器的侧板和滤芯之间是通过胶水粘接的,人工除芯时较费时费力,且部分胶水易附着在过滤器面板上影响二次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复用型过滤器除芯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易除芯、除芯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核电站复用型过滤器除芯装置,其包括有机箱以及相对固设在机箱上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均设置有预加热器,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形成操作空腔,所述操作空腔上设置:
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紧过滤器的上部;
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紧过滤器的下部;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夹持机构在机箱上做往返直线运动;
刮胶组件,位于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之间,用于刮除滤芯表面的胶水;
以及容纳槽,位于第二夹持机构的下方,用于收纳被去除的滤芯。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使用时,将过滤器放入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之间,并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分别将过滤器的上部和下部夹紧,预加热器对过滤器上的胶水进行预加热处理,加热到胶水融化后通过刮胶组件刮去滤芯表面的胶水,当刮胶组件运行一定时间后驱动组件带动第二夹持机构运动,使得过滤器的下部随之移动进而将其与过滤器分离开,从而使滤芯从过滤器中脱落后进入到容纳槽内进行回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分别将过滤器的上部和下部进行装夹,同时配合预加热器使过滤器与滤芯之间的胶水融化,再配合刮胶组件将其两者间的胶水刮掉,从而避免了人工预操作,缩短了除芯时间,且能够将过滤器上的胶水刮掉不影响二次使用;当胶水被刮掉后使过滤器和滤芯之间存在缝隙后驱动组件通过第二夹持机构带动过滤器的下部与过滤器分离,从而使滤芯从过滤器中脱离出来并落入容纳槽内进行回收完成一个过滤器的除芯工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导向柱、丝杠、步进电机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板横向固设在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之间,所述导向柱和丝杠均竖向的插设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步进电机与丝杠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套设在导向柱和丝杠上,第二连接板与导向柱间隙连接,第二连接板与丝杠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夹紧组件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所述夹紧组件位于操作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有第一推板、第二推板、伸缩杆和气缸,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前后并列的布置在操作空腔内,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二连接板滑动连接,第一推板由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推板与第二连接板固接,若干所述伸缩杆固设在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有相对的设置在机箱上的左调节组件和右调节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7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