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共轨系统试验台喷油流量测量系统及标定校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7933.3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8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金江善;吴渗楠;钱进;方文超;庄蓬;刘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65/00 | 分类号: | F02M6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系统 试验台 流量 测量 标定 校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共轨系统试验台喷油流量测量系统及标定校验方法,包括:电控喷油器适配装置、压力测量模块、油液冷却模块、燃油计量模块和回油模块;所述电控喷油器适配装置与所述压力测量模块连接;所述压力测量模块对经过电控喷油器适配装置流出的燃油流量进行压力测试;将经过压力测量模块后的燃油流量经过油液冷却模块进行冷却,并将当前燃油冷却至预设温度;所述冷却后的喷油通过燃油计量模块进行燃油喷油流量计量或喷油器油量重量测量;将喷油流量计量后的燃油流至所述回油模块;喷油器油量重量测量后的燃油流至重量测量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压共轨系统试验台流量测量系统及标定校验方法,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大功率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试验台,一种大型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台喷射流量测量系统的流量标定和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功率柴油机领域,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因其独特的先进性被主流市场深度认可,主要表现在它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式燃油系统,而是通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分列式共轨以及电子管理系统构成了一个能够实时控制油液压力、实现闭环的智能化系统。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具备传统燃油系统不能达到的功能,如实时调整共轨压力来控制柴油机喷射压力输出、独立控制燃油喷射过程、控制喷油速率变换以达到预喷和多次喷射、优化柴油机性能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型高压共轨燃油系统,集成了两列共轨和多缸电控喷油器,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实现多缸喷油规律及喷油一致性试验验证,在共轨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突破性意义。
目前在高压共轨系统试验研究技术领域,普遍采用单列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的方式,对试验台流量测量系统的标定也局限在单列直接测量层面,目前鲜有对全系统高压共轨系统平台的流量测量系统进行标定及校验的研究。同时,在一般的液压系统流量标定方向,缺少对高液压系统不同试验温度下、不同燃油流量区间的流量系数标定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高压共轨系统综合测试台全系统的喷油流量测量系统精确标定方法。
本发明基于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的工作特点,对试验台喷油流量测量系统进行了标定校验方法的设计。通过分析大功率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的工作模式,完成了试验台喷油流量测量系统的搭建和标定验证方法的建立,并在试验工作中进行该方法的校验,从而在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研制开发、柴油机样机试验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燃油系统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进而提高效率。
专利文献CN111765026A(申请号:202010585283.6)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高压共轨系统喷油规律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共轨泵、所述共轨泵输出端连接的油轨、电控喷油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控喷油器的喷油器控制器以及单次喷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轨与单次喷射测量仪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控喷油器并将所述油轨内的燃油提供给所述电控喷油器的连接装置。本发明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压紧部共同作用,使喷油器装载器与电控喷油器相配合,固定电控喷油器,保证电控喷油器在试验过程中稳定,防止出现松动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共轨系统试验台喷油流量测量系统及标定校验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压共轨系统试验台喷油流量测量系统,包括:电控喷油器适配装置、压力测量模块、油液冷却模块、燃油计量模块和回油模块;
所述电控喷油器适配装置与所述压力测量模块连接;所述压力测量模块对经过电控喷油器适配装置流出的燃油流量进行压力测试;将经过压力测量模块后的燃油流量经过油液冷却模块进行冷却,并将当前燃油冷却至预设温度;所述冷却后的喷油通过燃油计量模块进行燃油喷油流量计量或喷油器油量重量测量;将喷油流量计量后的燃油流至所述回油模块。
优选地,所述喷油器适配装置包括电控喷油器和适配器;所述电控喷油器与所述适配器连接;所述适配器与所述试验台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力测量模块包括消雾器、压力传感器和节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7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