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色度再生聚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469272.8 申请日: 2020-12-14
公开(公告)号: CN112898547A 公开(公告)日: 2021-06-04
发明(设计)人: 张须臻;施强;王秀华;黄飞桥;周锦;南婧文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8G63/183 分类号: C08G63/183;C08G63/78;C07C67/03;C07C69/82
代理公司: 绍兴融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6 代理人: 张驰骋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色度 再生 聚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色度再生聚酯的制备方法,以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通过乙二醇醇解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粗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过精馏得到精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再以过滤干燥后与稳定剂混合进行再聚合,制备低色度的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废旧PET回收时对原料要求高,再生产品品质降级、再生PET色度不达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废旧PET聚酯乙二醇醇解并且加入稳定剂和BHET再聚合制备再生低色度PET,对再生PET的色度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色度再生聚酯的制备方法,属于绿色催化、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乙二醇醇解化学法制备低色度再生PET的方法。

背景技术

PET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TP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EG)聚合而成的饱和聚酯,因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薄膜片材、电子器件、机械设备等领域,已成为重要的工程塑料之一。PET聚酯产品大部分在一次使用后即变为废品,废旧PET的产生量与日俱增。这些PET废料堆放空间大,自然分解困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生态污染。因此,如何实现PET生产、利用、回收和再利用的良性循环,已经成为当前PET工业发展不可回避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PET循环利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循环利用法,即废旧PET聚酯及其制品经过直接熔融、造粒等简单物理处理后制成再生切片,降级为次档产品用于纺丝、拉膜和工程塑料等产品,实现二次利用。另一种是化学循环利用方法,即废旧PET聚酯在加热和化学试剂的作用下发生解聚反应,生成小分子、单体、中间原料或其他产品的过程,产物经再聚合可生成性能媲美原生PET的再生聚酯而被重新使用。因此,只有通过化学法再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PET的高质量再利用。

目前,化学法回收PET的途径主要有:热解法、水解法、乙二醇醇解法、甲醇醇解法、其他醇解法和胺/氨解法,其中乙二醇醇解法因其溶剂沸点高、反应在常压下进行而成为工业化的首选方法。目前国内外在本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CN109467743A、CN104357938A、李准准.乙二醇醇解法回收涤纶废丝制备聚酯浆料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并于乙二醇醇解再生聚酯领域已经初步实现了产业化,但由于技术尚不完善,再生聚酯品质有待提升。具体表现为:(1)PET催化剂降解效率低,降解产物复杂,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单体收率不高(60~70%);(2)再生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黄化副产物,致使再生聚酯的色泽受到严重影响,使再生聚酯纤维难以应用于低色度面料中。

针对此类问题,CN104357938A的发明涉及在聚酯废料化学再生领域生产再生聚酯纤维的方法。使用乙二醇中可溶的的二元醇钛碱金属配位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醇解过程中的催化活性较高,故在再生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中,再循环聚酯纤维的制备可用于后处理而不必去除催化剂本发明可节省解聚产物分离纯化的费用,可确保其聚酯质量的再生,并改善再生聚酯的色泽和强度。

CN109467743A介绍了旧涤纶织物的化学回收法、聚酯热熔丝再生法。废涤纶织物的化学回收方法是将聚乙烯醇与涤纶织物混合后进行醇解反应。将乙二醇、1,3-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至少两种作为醇解溶剂并进行聚合生成产物,得到再生聚酯。本申请采用混合多元醇来实现废旧涤纶织物再生聚酯的形成,无需去除醇的副产物,直接进行再生共聚反应,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但仍未能解决乙二醇法再生聚酯黄化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废旧PET聚酯为原料制备再生低色度PET的方法,旨在解决目前废旧PET回收时对原料要求高,再生产品品质降级、再生PET色度不达标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废旧PET聚酯乙二醇醇解并且加入稳定剂和BHET再聚合制备再生低色度PET,对再生PET的色度进行控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9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