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保持架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9337.9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6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凯;林正;朱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智菱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7;F16C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321299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微型 轴承 保持 装配 装置 | ||
本发明属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指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保持架装配装置,包括机架及输送带,输送带一侧设有滑轮输送组件、轴承输送组件、打标组件、滑轮翻转组件、销轴压入组件及销轴铆压组件,输送带的另一侧设有滑轮级进组件,滑轮级进组件包括第七支撑座,第七支撑座上设有第七支撑板,第七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滑道,第三滑道上设有第五滑板,第五滑板一侧设有第八气缸,第五滑板上端面设有第四滑道,第四滑道上设有第五滑块,第五滑块上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九气缸,第二连接板一侧设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设有若干棘爪。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的全自动微型轴承保持架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铆压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保持架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滑轮组装轴承和销轴的工序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组装的,这样的组装方式效率低,且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的全自动微型轴承保持架装配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保持架装配装置,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滑轮输送组件、轴承输送组件、打标组件、滑轮翻转组件、销轴压入组件以及销轴铆压组件,所述输送带的另一侧设有滑轮级进组件,所述滑轮级进组件包括第七支撑座,所述第七支撑座上设有第七支撑板,所述第七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滑道,所述第三滑道上设有第五滑板,所述第五滑板一侧设有第八气缸,所述第五滑板上端面设有第四滑道,所述第四滑道上设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上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九气缸,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若干用于驱动输送带上滑轮的棘爪;
所述销轴铆压组件(31)包括设置在输送带(1)下方的第六气缸(45),所述第六气缸(45)上端设有第一顶压头(46),所述第一顶压头(46)穿设在输送带(1)上开设的开孔(47)内;所述第六气缸(45)上套设有第五支撑板(48),所述第五支撑板(48)上设有第三支撑杆(49),所述第三支撑杆(49)上端设有第六支撑板(50),所述第六支撑板(50)内穿设有用于抵住销轴的抵接块(51);
所述抵接块(51)上开设有凹槽(52),所述凹槽(52)内设有驱动杆(53),所述驱动杆(53)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抵接块(53)移动的第七气缸(54)。
优选地,所述打标组件包括激光打标机,所述激光打标机一端设有用于给滑轮打标的激光打标头。
优选地,所述激光打标头下方设有安装在输送带上的第一固定爪。
优选地,所述销轴压入组件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一侧的震动盘和第三固定座,所述震动盘一侧设有用于输出销轴的输出通道,所述输出通道上一侧设有销轴放置座;所述第三固定座上设有第四支撑座,所述第四支撑座上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一侧设有第四气缸,所述第一滑板上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上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一侧设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用于将销轴放入到滑轮轴承内的第二机械手。
优选地,所述销轴压入组件下方设有安装在输送带上的第二固定爪。
优选地,所述销轴铆压组件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下方的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上端设有第一顶压头,所述第一顶压头穿设在输送带上开设的开孔内;所述第六气缸上套设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端设有第六支撑板,所述第六支撑板内穿设有用于抵住销轴的抵接块。
优选地,所述轴承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轴承的轴承套,所述轴承套一侧设有与轴承相抵接的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一侧设有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气缸;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用于将轴承装入滑轮的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上方设有将轴承压入滑轮的顶压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智菱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智菱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9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聚酯和聚丙烯皮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菌妇科标本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