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集人群追踪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9609.5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9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集 人群 追踪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聚集人群追踪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直接接触者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
依据所述用户信息创建用户接触网络;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从所述用户接触网络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者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人群追踪方法,其中,所述用户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体征信息、位置信息和行程信息,所述用户的直接接触者信息包括所述用户与所述用户的直接接触者的接触距离、接触时间和接触频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集人群追踪方法,其中,通过RSSI定位方法获取所述用户的直接接触者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人群追踪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信息从所述用户接触网络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者信息包括:
通过溯源算法从所述用户接触网络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者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人群追踪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的直接接触者信息创建所述用户的人员接触防控表,以及创建所述用户接触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集人群追踪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用户的人员接触防控表确定所述用户接触网络中所述用户的密切接触者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向所述用户的密切接触者发出预警。
7.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聚集人群追踪系统,包括:
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以及传输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并传输给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
服务器,用于依据所述用户信息创建所述用户接触网络,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从所述用户接触网络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者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包括可穿戴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或心率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通过蓝牙装置获取所述用户的直接接触者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基于与所述用户的直接接触者信息创建所述用户的人员接触防控表,并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器依据与所述用户的人员接触防控表确定所述用户的密切接触者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向所述用户的密切接触者发出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96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