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9782.5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2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磊;佟守正;张洺也;齐清;刘言;张冬杰;安雨;宋铁军;崔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7/06;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3010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方式 恢复 荆三棱 湿地 植物 方法 | ||
1.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退化盐碱湿地翻耕处理:
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向缺少水分且待恢复的退化盐碱湿地内灌注pH值为8.8-9.8的水,对退化盐碱湿地进行土地翻耕处理2-3次,使退化盐碱湿地内的水位不高于3cm;
二、完整植株采集与运输:
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选取已结出种子的扁秆荆三棱完整植株作为采集对象,已采集的植株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茎秆形态完整,避免大幅度弯折,从采集到移栽的保存时长为6-12个小时;
三、植株移栽:
选取茎秆完整、球状块茎完好的扁秆荆三棱植株,按照100株/m2-150株/m2的密度将其移栽至待恢复的退化盐碱湿地中,将扁秆荆三棱根部球状块茎埋深至土壤表层以下5-10cm;
四、修剪茎叶与二次注水:
在距离移栽后的扁秆荆三棱植株下数第一片叶子的上部3-5cm位置,用剪刀将该部位以上的茎叶全部剪去,向修复湿地内二次灌注与步骤一相同的水体,使水面到剪茎切口的距离为3-5cm;
五、后期植株生长管理:
在后期生长管理中,若植株生长高度低于20cm,保持修复湿地内水位高度为扁秆荆三棱植株的剪茎切口向下3-5cm;若植株生长高度大于20cm,保持修复湿地内水位高度为扁秆荆三棱植株的剪茎切口向下15-20cm,即完成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灌注的水体水源可选择临近的水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使用犁耕机器对退化盐碱湿地进行土地翻耕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集时使用铁锹将扁秆荆三棱整株挖出,保留植株的根部球状块茎及根须部位并带有少量泥土,用塑料或潮湿的麻袋将根部包裹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从采集到移栽的保存时长为7-10个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从采集到移栽的保存时长为8个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按照130株/m2的密度将其移栽至待恢复的退化盐碱湿地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扁秆荆三棱根部球状块茎埋深至土壤表层以下8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在距离移栽后的扁秆荆三棱植株下数第一片叶子的上部4cm位置,用剪刀将该部位以上的茎叶全部剪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剪茎方式恢复扁秆荆三棱湿地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当修复湿地内水位过高时,应及时使用抽水泵将多余水分抽出;当修复湿地内水位过低时,应及时进行补水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97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铸片工段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