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3D打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0074.3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奕;邹超;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新杉宇航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12 | 分类号: | B22F10/12;B22F10/64;B22F1/00;B22F3/24;B33Y70/10;B33Y10/00;B33Y80/00;B33Y40/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张风雷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陶瓷 复合材料 打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成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3D打印方法,旨在解决金属材料加陶瓷材料由于材料本身特性,很难通过同一种3D打印工艺完成打印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金属粉末和陶瓷粉末分别进行球磨,并筛分收集得到粒径小于60微米的金属微粉料a和粒径小于45微米的陶瓷微粉料b;S2、将金属微粉料a和陶瓷微粉料b混合得到粉末A,对粉末A按照1:1.6的比例加入光敏树脂并混合均匀形成打印浆料B;S3、将打印浆料B送入光固化3D打印设备的原料仓内,输入设定好的打印件模型,光固化3D打印设备启动打印,先形成打印件的生胚C。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3D打印,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3D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新型的工件加工制造技术,其特点是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从无到有的顺序增材制造,与传统的制造方法相比,增材制造的3D打印技术可在没有传统模具和夹具的情况下,快速制造出任意复杂而又具有一定功能的三维实体,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使用性。
3D打印技术来成型制备工件具有成型速度快,性能好,精度高,能成型复杂结构产品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现有3D打印技术中,陶瓷打印一般通过陶瓷粉末与光敏树脂制备浆料,采用光固化成型方式打印陶瓷零件,但是金属材料加陶瓷材料由于材料本身特性,很难通过同一种3D打印工艺完成打印。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3D打印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3D打印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金属材料加陶瓷材料由于材料本身特性,很难通过同一种3D打印工艺完成打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3D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粉末和陶瓷粉末分别进行球磨,并筛分收集得到粒径小于60微米的金属微粉料a和粒径小于45微米的陶瓷微粉料b;
S2、将金属微粉料a和陶瓷微粉料b混合得到粉末A,对粉末A按照1:1.6的比例加入光敏树脂并混合均匀形成打印浆料B;
S3、将打印浆料B送入光固化3D打印设备的原料仓内,输入设定好的打印件模型,光固化3D打印设备启动打印,先形成打印件的生胚C;
S4、成型的打印件生胚C取出并送入烧结炉内,脱脂烧结,高温蒸发生胚中的光敏树脂材料,打印件成型。
优选的,所述金属粉末为Ni、Co、Cr、Fe和Mo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陶瓷粉末为WC、Cr3C2、TiC和WB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按重量份计,粉末A中金属微粉料a和陶瓷微粉料b的比例为60~70:30~40。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光敏树脂由14~18%齐聚物、50~60%的光引发剂和22~36%的稀释剂配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打印件生胚C在烧结炉内的烧结温度为1060~1200℃,烧结时间为1h。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打印件生胚C烧结时,烧结炉通过抽真空装置将炉内压力降至11~6kPa。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光固化3D打印设备包括机体机架、设置在机体机架下部的原料仓和设置在机体机架上部的打印仓,打印仓的前壁上安装有用于取出打印件生胚C的打印仓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新杉宇航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新杉宇航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0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