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淀粉酶产色链霉菌代谢产物在防治浙麦冬黑斑病和炭疽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1111.2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申屠旭萍;宋阳;曹瑱艳;俞晓平;许益鹏;刘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28 | 分类号: | A01N63/28;A01P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淀粉酶 产色链 霉菌 代谢 产物 防治 麦冬 黑斑病 炭疽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酶产色链霉菌代谢产物在防治浙麦冬黑斑病和炭疽病中的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涉菌株的分类命名为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编号为tz3‑1,保藏日期2019年12月3日,保藏登记号CGMCC No.19069。本发明最显著的特征是该菌株液体发酵代谢产物能同时抑制浙麦冬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liriopes和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的生长。田间试验表明该菌株代谢产物在防治浙麦冬黑斑病和炭疽病上作用比常规化学农药略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淀粉酶产色链霉菌代谢产物在防治浙麦冬黑斑病和炭疽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as)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临床上以其干燥块根入药。麦冬的有效成分为皂苷、黄酮、氨基酸以及多糖等物质,传统医学认为麦冬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现代药理学发现麦冬提取物可以消炎,麦冬多糖具有抗血栓、降血糖等作用,麦冬皂苷具有镇咳、抗氧化以及改善肝肺等作用。主要栽培地为浙江和四川,分浙麦冬和川麦冬,传统上认为浙麦冬质量为佳。如今对于麦冬药品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多,各种剂型层出不穷,据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2015年时浙麦冬种植面积就达3933亩,开发的衍生中成药制剂如参麦注射液、生脉胶囊等产品年销售额达20多亿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浙麦冬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栽培技术不规范、农药使用不当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浙麦冬产量与质量,限制了浙麦冬的可持续发展。麦冬上常见的病害为黑斑病和炭疽病。调查发现化学防治仍然是浙麦冬种植地区的首要选择,但这也造成其成品药材农残超标、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种植环境被污染等种种问题。因此与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农药是防治中药材植物病害较佳的选择。淀粉酶产色链霉菌tz3-1是本实验室通过核糖体工程选育获得的一株生防菌,其代谢产物包括核苷类抗生素和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多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发明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该菌株代谢产物对浙麦冬黑斑病和炭疽病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测定了其田间防效,发现该菌株代谢产物在防治浙麦冬黑斑病和炭疽病上作用比常规化学农药略优,为浙麦冬真菌病害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手段。同时该发明也为微生物源农药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提供优良的出发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化学农药不安全与微生物源农药种类较少的不足,提供一株生防菌株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代谢产物在防治浙麦冬黑斑病和炭疽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diastatochromogenes)代谢产物在防治浙麦冬黑斑病和炭疽病中的应用;所述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编号为tz3-1,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9年12月3日,保藏登记号CGMCC No.19069。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diastatochromogenes)代谢产物直接作为防治浙麦冬黑斑病和炭疽病的药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diastatochromogenes)代谢产物作为防治浙麦冬黑斑病和炭疽病的药剂中的组成成分。所述试剂还可以包括其它有利于防治杭白菊叶枯病和黑斑病的活性组分或可选的辅助组分,所述辅助组分指可接受的辅料,典型而非限定的,例如为稳定剂、稀释剂。
作为优选的,所述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代谢产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1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