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1426.7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8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丹;葛铁军;肖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域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3/10;C08L91/00;C08L67/04;C08K5/10;C08K5/1545;C08B3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塑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50‑100重量份聚氯乙烯、5‑30重量份改性木薯淀粉、1‑3重量份麦芽糖醇、1‑5重量份三异硬脂酸钛酸异丙酯、3‑6重量份环氧大豆油、1‑5重量份聚对二氧环己酮。本发明的可降解塑料制作工艺简便,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塑料。
背景技术
塑料一般都具有质轻、化学性稳定、不发生锈蚀、绝缘及易加工成型的优点;塑料制品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是,由于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废弃后不能有效被微生物等自然分解消耗,从而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针对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主要通过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进行控制,而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分类困难,经济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制备一种可降解塑料,从塑料生产源头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降解塑料,由以下原料组成:聚氯乙烯、改性木薯淀粉、麦芽糖醇、三异硬脂酸钛酸异丙酯、环氧大豆油、聚对二氧环己酮。
优选的,一种可降解塑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50-100重量份聚氯乙烯、5-30重量份改性木薯淀粉、1-3重量份麦芽糖醇、1-5重量份三异硬脂酸钛酸异丙酯、3-6重量份环氧大豆油、1-5重量份聚对二氧环己酮。
所述改性木薯淀粉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氧化反应:将30-70重量份木薯淀粉加入到60-140重量份水中,混合均匀后用0.05-0.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将pH调至7-9,然后加入6-10重量份过硼酸钠反应2-6小时,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木薯淀粉A;
2)酶解反应:将步骤1)得到的木薯淀粉A加入到80-120重量份0.02-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混合均匀,升温至95-105℃搅拌40-6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58-65℃时加入2-6重量份普鲁兰酶孵育6-10h,经过2-6℃低温重结晶得到悬浮液,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木薯淀粉B;
3)接枝改性:将步骤2)得到的木薯淀粉B加入90-115重量份的90-110℃水中,在90-110℃搅拌加热40-60min,然后冷却至20-30℃时加入3-8重量份改性剂反应1-3h,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到改性木薯淀粉。
所述改性剂为六偏磷酸钠和/或焦磷酸钾;优选的,所述改性剂为六偏磷酸钠与焦磷酸钾按质量比3:(1-3)的混合物。
本发明制备的改性木薯淀粉,经过氧化、酶解处理后,会产生较多的短链淀粉,一方面在淀粉颗粒表面会产生大量的孔洞结构,导致比表面积增大,分散性提高,另一方面,经过氧化反应后,木薯淀粉的羧基含量得到增加,再对其进行酶解处理,又增加了木薯淀粉中的羟基含量,这些羧羟基和羟基均可以与偏磷酸根结合形成磷酯键,导致淀粉的极性降低,与非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变好,有利于加工。
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加入改性木薯淀粉、麦芽糖醇以400-600rpm的转速混合5-15min,再加入三异硬脂酸钛酸异丙酯、环氧大豆油和聚对二氧环己酮混合10-20min,得到混合物;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聚氯乙烯以500-800rpm的转速共混30-40min,再放入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注塑成型,即得可降解塑料。所述挤出工艺条件为:螺杆转速为100-300rpm,挤出段工作温度为15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域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格域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1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