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部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的护理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1526.X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6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应征;鲁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1 | 分类号: | A61K31/01;A61K31/047;A61K47/36;A61K47/10;A61K47/40;A61K47/26;A61P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部 抗黏连 防蓝光 损伤 护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部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的护理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护理液中抗黏连的主要成分为肝素‑泊洛沙姆共聚物、磺丁基醚‑β‑环糊精和神经节苷脂,防蓝光损伤的主要成分为番茄红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护理液中添加乙醇、多元醇、抑菌剂、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本发明的眼部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的护理液发挥长效控释作用和抗黏连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部护理液,特别涉及在眼部发挥眼部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的护理液。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和应用,眼部疲劳问题越来越严重。长时间的眼睛疲劳和佩戴隐形眼镜都会造成眼部泪液减少,局部组织黏连。此外,各种损伤也会引起眼组织黏连。眼组织黏连将导致诸多并发症,如眼球内陷或突出,眼球运动降碍引起复视等,严重影响视功能、外观等,因此,选择合理的抗黏连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日常应用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含有“蓝光”。蓝光是可见光中能量最强的光,主要来自太阳光,其他来源包括荧光灯、LED电子屏幕等设备。近年来,蓝光对人眼的危害越来越明显。蓝光波长是在385~500nm范围内,其中385~445nm波长范围内的蓝光对眼睛的损伤较大,被称为“有害蓝光”。有害蓝光对眼睛的损伤主要表现在导致近视、白内障以及黄斑病变的眼睛病理危害和人体节律危害。因此,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仅会造成眼部组织黏连,也会导致蓝光对眼睛的损伤,从而导致视网膜黄斑部病变等严重眼病的发生。尽管可以考虑在屏幕上放置蓝光滤光片,或是选择戴上防蓝光眼镜,但是日常眼部的保健护理对降低眼组织黏连和蓝光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休息或睡眠时间内的眼睛保护,眼部滋润护理液的应用就具有极大的优势。
经过检索,目前眼用护理液中未见有兼具降低组织黏连和蓝光损伤作用的缓释长效产品,一些产品虽然包含一些具有防止蓝光损伤和组织黏连的组分,但没有缓释长效协同效果。理想的眼部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的护理液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具有长效的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作用;(2)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3)应用后不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不会对眼部产生副作用;(4)制剂稳定,保存时间长;(5)水溶性好,可以水洗去除。
目前尚未见到满足以上所有要求的有关眼部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的护理液及其制备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眼部制剂的缺点(特别是无法同时实现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的长效协同作用),提供一种眼部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的护理液,满足眼部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的护理液的各项要求,为番茄红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发挥长效护理作用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眼部抗黏连和防蓝光损伤的护理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人动物实验发现,番茄红素不仅可以高效清除氧自由基,还具有很好的预防蓝光损伤作用。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分别属于黄酮类和异戊二烯类结构,具有降低有害蓝光对眼睛的损伤作用。番茄红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三者的有机组合,可以最大化地降低蓝光对于眼睛的损伤。但是本发明人也发现,番茄红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都属于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三者的组合物稳定性差,容易受氧、光、热、金属离子、pH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结构变化,从而降低活性,需要一种高效的缓释长效制剂才能实现三者组合物保护眼睛免受蓝光损伤的作用。
目前眼用制剂主要通过高分子黏合剂作为基质来实现药物的缓释长效作用,但也因此引起很多问题,如以透明质酸钠为基质的眼用制剂会出现过敏症状,有时可能发生眼睑炎、眼睑皮肤炎等,有时甚至有刺激感、异物感、痒感、充血、弥漫性表层角膜炎等。以羟丙甲纤维素为基质的眼用制剂会引起眼部不适,如眼睛疼痛,视力模糊,眼球持续发红或出现刺激。以生物蛋白胶为基质的眼用制剂存在免疫源性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1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毫米波体温测温仪
- 下一篇:一种BTA钻削快速落刀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