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频加热可分离式水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1675.6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3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1/30 | 分类号: | A24F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频 加热 可分离 水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频加热可分离式水烟,包括:水烟组件和高频加热组件,所述水烟组件包括:玻璃壶(1)、导气玻璃管(5)、烟料杯(25)及金属套(6),导气玻璃管(5)本体上半部分套接于玻璃壶(1)内连接且一并位于水烟主体内,烟料杯(25)用于盛放烟料装在水烟主体上;所述高频加热组件包括:磁感应线圈(16),导气玻璃管(5)本体下半部分位于磁感应线圈(16)内,通电后导气玻璃管(5)发热,发热后的导气玻璃管(5)可从所述水烟主体内拔出,同时取下烟料杯(25),导气玻璃管(5)可放入烟料杯(25)内对烟料进行加热至产生烟雾,烟雾通过导气玻璃管(5)进入到玻璃壶(1)内过滤然后从玻璃壶(1)口被吸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频加热可分离式水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高频加热水烟的高频加热部分和水烟部分都是安装于水烟主体内的一体化的设计、各部分不可拆卸,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笨重不好操作和不好携带以及部件清洗和更换部件上非常不便,并且抽烟时气流和烟雾所途经的通道都有对身体有害的金属或塑胶材质的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伴随有异味,既不健康也不环保,本发明一种新型高频加热可分离式水烟,将水烟主体内的高频加热部分和水烟部分设计成可分离式,抽烟时将各部件取下来即轻巧、有好操作,方便抽烟;使用完后又可组合为一体,方便携带,并且水烟部分各部件都为玻璃材质且部件之间以及与水烟主体之间采用套接式连接,可拆卸和组合,方便更换和清洗,用于解决常规高频加热一体水烟的缺点。
本发明一种新型高频加热可分离式水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烟将高频加热部分和水烟部分设计成可分离式,抽烟时将各部件取下来即轻巧、有好操作,方便抽烟;使用完后又可组合为一体,方便携带,解决了常规的高频加热一体水烟各部分不可拆卸,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笨重不好操作和不好携带的缺点。
2.水烟的水烟部分各部件之间以及与水烟主体之间采用套接式连接,可拆卸和组合,方便更换和清洗,解决了常规的高频加热一体水烟部件清洗和更换非常不便的缺点。
3.水烟的水烟部分都为玻璃材质,烟雾和气流经过的通道都为玻璃材质并且内部气道结构清晰可见,解决了常规水烟抽烟时气流和烟雾所途经的通道都有对身体有害的金属或塑胶材质的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伴随有异味,既不健康也不环保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高频加热可分离式水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高频加热可分离式水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烟组件和高频加热组件,所述水烟组件包括:玻璃壶(1)、导气玻璃管(5)、烟料杯(25)及金属套(6),导气玻璃管(5)本体上半部分套接于玻璃壶(1)内连接且一并位于水烟主体内,烟料杯(25)用于盛放烟料装在水烟主体上;所述高频加热组件包括:磁感应线圈(16),导气玻璃管(5)本体下半部分位于磁感应线圈(16)内,通电后导气玻璃管(5)发热,发热后的导气玻璃管(5)可从所述水烟主体内拔出,同时取下烟料杯(25),导气玻璃管(5)可放入烟料杯(25)内对烟料进行加热。
优选的是,玻璃壶(1)本体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空间,所述上层空间用于排烟和吸烟,所述中层空间用于储水过滤,下层空间用于放置导气玻璃管(5)本体上半部分。
优选的是,所述中层空间底部设有多个通孔(1-1),在通孔(1-1)之上固定连接着下排烟玻璃管(1-2)且与通孔(1-1)相通,下排烟玻璃管(1-2)顶部固定连接这倒U形玻璃管(1-3)且两者相通,其中倒U形玻璃管(1-3)两端口伸入到所述中层空间底部连接且两端口均设有开口,所述中层空间顶部还固定连接着上排烟玻璃管(1-4)且与所述上层空间相通。
优选的是,导气玻璃管(5)本体下半部分顶部为半球形且所述下半部分外壁设有十字进气孔通向导气玻璃管(5)本体内部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1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防锈油复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稀油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