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光栅仿生电子皮肤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1826.8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3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政;何盛港;杨鹏正;吕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24 | 分类号: | G01L1/2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彬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光栅 仿生 电子 皮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仿生电子皮肤,其包括传感器层和设置在传感器层两侧的柔性材料层;所述传感器层包括封装材料层和埋设于封装材料层中的第一光纤光栅层和第二光纤光栅层;所述第一光纤光栅层和第二光纤光栅层由若干根等间距布置的光纤光栅级联串组成,第一光纤光栅层和第二光纤光栅层平行,第一光纤光栅层中的光纤光栅级联串和第二光纤光栅层中的光纤光栅级联串不平行;每根光纤光栅级联串由若干个光纤光栅串联构成。本发明光纤光栅仿生电子皮肤,其传感器层具有良好的柔性,适于构建大面积高分辨率的柔性传感阵列网络,并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于在有强电磁干扰的环境工作,能准确的感知按压位置、按压力大小及滑触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皮肤技术领域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光栅仿生电子皮肤。
背景技术
电子皮肤是一类模拟皮肤优良性能、增强人机交互、协助人工智能感知世界以及对皮肤损伤进行修复的新型电子器件。随着柔性电子的发展,电子皮肤结构的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触觉、滑觉和热觉作为电子皮肤的重要感知参量,目前电子皮肤传感一般采用压电式、电容式、微机电系统等刚性传感元件封装于如聚偏二氟乙烯等柔性材料基体中,这种以刚性传感元件为核心部件的电学类触滑热觉传感器柔韧性较差,同时由于传感元件为点阵式检测方式,检测的空间分辨率受限,因此较难构建大面积高分辨率的柔性传感阵列网络。此外,基于电学原理的传感器还存在电磁干扰、信号串扰等问题,难以适应有强电磁干扰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光栅仿生电子皮肤,以解决现有采用压电式、电容式、微机电系统等刚性传感元件封装于如聚偏二氟乙烯等柔性材料基体中的电子皮肤存在柔韧性差、较难构建大面积高分辨率的柔性传感阵列网络以及难以适应有强电磁干扰的工作环境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光纤光栅仿生电子皮肤,包括传感器层和设置在传感器层两侧的柔性材料层;所述传感器层包括封装材料层和埋设于封装材料层中的第一光纤光栅层和第二光纤光栅层;所述第一光纤光栅层由若干根等间距布置的光纤光栅级联串组成,第二光纤光栅层也由若干根等间距布置的光纤光栅级联串组成,第一光纤光栅层和第二光纤光栅层平行,第一光纤光栅层中的光纤光栅级联串和第二光纤光栅层中的光纤光栅级联串不平行;每根光纤光栅级联串由若干个光纤光栅串联构成。
进一步,所述光纤光栅级联串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封装材料层连接的胶结剂层。
进一步,所述光纤光栅为光纤布拉格光栅。
进一步,所述第一光纤光栅层和第二光纤光栅层之间的距离小于光纤光栅中光栅段长度的三倍且大于或等于光纤光栅中光栅段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各相互平行的相邻光纤光栅级联串间的距离小于光纤光栅中光栅段长度的三倍且大于或等于光纤光栅中光栅段长度的一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光纤光栅仿生电子皮肤,其传感器层具有良好的柔性,适于构建大面积高分辨率的柔性传感阵列网络,并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于在有强电磁干扰的环境工作,能准确的感知按压位置、按压力大小及滑触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光纤光栅仿生电子皮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光纤光栅层和第二光纤光栅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光纤光栅级联串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1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液体喷砂设备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板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