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布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2015.X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1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倪军;朱思奇;陈光濠;张志勇;楼阳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脉时代智能制造(宁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B05D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调节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布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有涂膜横向面密度非均匀调节、涂膜纵向面密度非均匀调节以及多工况自适应调节;S1、面密度测量仪实时测量湿模横向涂层厚度,控制系统发出涂膜横向面密度非均匀调节指令;S2、第一成像系统捕捉涂布特定位置的图像数据,面密度测量仪获取湿模面密度和干模的面密度数据,控制系统发出涂膜纵向面密度非均匀调节指令;S3、运行过程中,工况参数发生改变时,控制系统发出多工况自适应调节指令;S4、控制系统实时接收第一成像系统和第二成像系统的检测数据,诊断涂布缺陷,并进行修复。该设计实现涂布工艺完全智能化控制,使得涂布系统根据涂布需求自动调节,达到提高涂布制作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布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涂布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涂布工艺广泛应用于纸张和薄膜等基材的涂布及复合包装。涂布质量、涂布效率、涂布智能化程度与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生产安全等密切相关。涂布工艺是电芯制造关键工序,涂布质量与电池容量、寿命、安全性等密切相关,目前电池制造领域涂布工艺主要靠人工进行质量控制和调节,控制精度不高、调节速度缓慢、生产效率低下,造成大量物料浪费,增加大量人工成本,严重影响企业利润。另外,对于涂布过程相关缺陷,完全凭经验及操作人员主观感受进行判断,这也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原因之一。因此,提高涂布质量、涂布效率以及涂布智能化程度对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涂布工艺智能化控制布局对企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专利号201920864579.4介绍了一种涂布流量自动化控制设备,该设备主要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件来控制模头唇口流量,方便实现涂布智能化控制;并未介绍控制方法。
专利号201821768961.7则在专利号201920864579.4模头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泄流机构,能够更高精度控制涂布流量进而控制涂层面密度;上述两个专利主要介绍的是实现涂布智能控制的模头,目前相关设计能够使用在智能控制系统中,并未介绍控制方法。
专利号201820075400.2介绍了一种垫片可调的模头,通过滑动垫片可以调节涂布开口的宽度,增加了模头的适用性,并未介绍控制方法。
专利号202010458091.9介绍了一种涂布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控制极片张力来控制涂布质量,通过张力传感器监测伺服电机的张力并将信号反馈给系统,系统根据反馈信号调整驱动辊的扭矩,继而控制极片张力保持恒定,保证涂布质量。该方法只运用了单一的张力传感器。
专利号201520066707.2介绍了一种自动化涂布系统,双面穿透式贝他传感器在涂布系统中的应用及布置位置,涂布极片经过涂布生产线10上涂布腔体5、涂布钢辊3进行涂布,涂布后的极片通过烘箱11烘干,双面穿透式贝他传感器4对烘干后的极片进行面密度检测,将测量得到的面密度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网络2传送给涂布生产线控制系统1,涂布生产线控制系统1将采集到的面密度数据与生产标准控制值进行对比分析,自动调节涂布浆料供料进给量,使极片涂布的面密度稳定在标准范围内,与此同时,为使涂布浆料供料进给量稳定供给,通过涂布腔体5上压力检测传感器6检测压力值自动调节供料罐7上供料泵8供给速率。减少了涂布过程中对面密度调整的滞后现象,在极片涂布过程实现自动稳定控制面密度,使设备更加智能化。该方法采用干膜面密度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与涂布工艺存在长延时,控制效果不佳。
专利号201811275798.5结合自动化模头进行自动化控制涂布面密度均匀性,通过控制涂布浆料流量、控制调节机构和控制浆料粘度和温度等来控制涂布面密度均匀性;并且增加了两端的涂层厚度控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调节涂布头与涂辊的间距来控制局部厚度一致。该方法并未实现横向以及纵向的均匀性控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脉时代智能制造(宁德)有限公司,未经安脉时代智能制造(宁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0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