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工具壳体及电动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2038.0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0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红;柯亨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5/02 | 分类号: | B25F5/02;H01M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工具 壳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壳体及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元件,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沿着至少一个接触线和/或接触面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之间无需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动工具内部采用模块化的组装结构,包括有至少一个传动系单元模块、至少一个控制器单元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电池单元模块,所述传动系单元模块、控制器单元模块以及电池单元模块均与所述电动工具壳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传动系单元模块上设有锁定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电动工具结构紧凑、尺寸更小,壳体连接之间无螺钉,使得壳体表面有尽量少的可见的开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壳体、设有该壳体的电动工具以及该电动工具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常见的应用工具之一,电动工具随处可见,如电钻、电锯、切割机、角磨机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机械工业、建筑装潢、园林绿化、木业加工、金融加工等,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益于锂电技术突破,电动工具逐步转为清洁能源供电,电动工具电池容量和安全性有望大幅提高,电池成本则不断降低。随着在家庭的普及率提升,电动工具需承担起多种用途,电子控制技术的突破,智能化工具逐渐走入家庭。如更多的人通过网络购买家具、智能锁然后自己进行组装,以及家庭内电器的修理、DIY制作都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到电动工具,人们对电动工具的要求变得更高。传统的电动工具由于尺寸过大,重量过重,对一些人士特别是力量比较小的女士来说,使用起来特别不便,这就要求电动工具在尽量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做到小型化、轻量化。得益于锂电池行业的发展,电池的密度在逐渐的增大,现在同样容量的锂电池可以做的很小。这时也要求电动工具壳体做的尽量小,如果像传统的电动工具一样,用螺丝对电动工具壳体进行固定,壳体内部的各组件采用加强筋固定,则电动工具的尺寸很难变得更小,同时电动工具表面的螺钉也会影响电动工具的外观和使用手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结构紧凑的电动工具以及用于该电动工具的壳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元件,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沿着至少一个接触线和/或接触面连接在一起。所述电动工具为手持类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壳体包括用于握持的手柄,其中所述手柄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一壳体元件或第二壳体元件构成。
可选的,所述电动工具的手柄可以由第一壳体元件或第二壳体元件的一部分单独构成,也可由第一壳体元件的部分和第二壳体元件的部分彼此连接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为具有容纳区域的壳体,其具有三维形状,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壳体元件由塑料形成,其也可由金属、复合材料或其它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通过拼接形成电动工具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沿着所述接触线和/或接触面的内壁设有锁舌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通过所述锁舌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通过拼接形成具有容纳电动工具内部组件的区域,所述内部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装置、控制和/或调节单元。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之间的接触线和/或接触面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手柄,所述手柄在面向工具侧和/或背向工具侧至少部分地包括有所述接触线和/或接触面;所述接触线和/或接触面是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在组装状态下形成的分离边缘,所述接触线或接触面对应于第一壳体元件或第二壳体元件分离边缘的走向。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内部设有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容纳腔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