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秆天麻零代种高效栽培袋及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2086.X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邵先强;梅洪江;彭成江;安财;郑凯;黎启高;邱治龙;高昊;先高;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江武陵天麻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8/40;A01C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5652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麻 零代种 高效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天麻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秆天麻零代种高效栽培袋装栽培方法,在袋体底部平铺栽培基质,放适量的拌好种的萌发菌种;然后放菌材,再在菌材两端放蜜环菌,然后放栽培基质填至与菌材齐平,再放适量的拌种萌发菌,然后依照第一层的方式种植两层,在第三层上面放好拌种萌发菌后上面铺设栽培基质。本发明采用袋体种植,是在室内操作,雨天晴天都能进行操作,不受天气影响,蒴果拌种以后就可以进行种植,有效解决了天麻种植的时效性;每袋木材的用量是10‑15斤,费用在4元左右,每袋的产量都在3斤以上,有效降低了种植技术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麻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秆天麻零代种高效栽培袋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天麻在中国已有两千年的使用历史,在历代本草中列为上品,其记述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块茎主要含天麻素等成分。性平、味甘,有息风、止痉的功能。主治眩晕、头痛、四肢拘挛、麻木、神经衰弱、失眠、风湿疼痛、小儿惊风等。因药源紧缺,近年来已采用人工培植的方法生产。
但是传统的天麻栽培是野生种植,室外操作,产量低,受天气影响大,必须要晴天才能进行操作;而且在栽培中,一平方米的木材用量在40—50斤,费用在15元左右(木材按照30元100斤算),成本较高。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现有的天麻栽培方式野生种植,室外操作,产量低,受天气影响大,成本较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如何科学选择菌材和栽培基质,菌材在袋体里怎样摆放,袋体底部需开设多大的漏水孔才有利于透气和保湿。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通过解决以上问题可有效降低天麻零代种生产成本,控制室外栽培带来的自然风险,同时,还实现天麻零代种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达到降本增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秆天麻零代种高效栽培袋及栽培方法。
本发明有效解决天麻种植成本高、产量不稳定、受天气影响大的难题。
本发明的意义是大大将低天麻种植成本,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秆天麻零代种高效栽培方法包括:
步骤一,菌材准备:将菌柴和菌枝分别砍成段状,保证树皮完整;
步骤二,在栽培袋底部平铺放栽培基质,在栽培基质上放适量的拌好种的萌发菌种;
步骤三,放菌材,一层放3-4节菌柴,在每节菌柴前端和后端各各放1-2节菌枝,再在菌材两端放蜜环菌,然后放栽培基质填至与菌材相平,再放适量的拌种萌发菌;
步骤四,依照第一层的方式种植两层,在第三层上面放好拌种萌发菌后上面盖栽培基质,一袋种植完成;
步骤五,种植完成后搬运到室外培育场地,到培育场地摆放的时候将装好的栽培袋提起在板钉上面放一下,再放到培育场去;
步骤六,将栽培袋在培育场上分排放置,放好后在四周覆土至与栽培袋齐平,再在上面盖草、树叶或松针;
步骤七,田间管理:随时检查栽培袋中土壤湿度,土壤较干时,及时洒水,在每一块的四周开沟,防止水涝。
进一步,所述菌柴以青冈、化杆、毛栗及阔叶落叶树种为主,砍20cm长,直径在10cm为宜,菌材大小可依情况而定,所述菌枝用直径3cm以下树枝砍5-10cm长备用。
进一步,所述栽培基质为疏松土壤、沙土、干净河沙或刮米沙。
进一步,步骤四中,拌种萌发菌上面盖栽培基质5~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江武陵天麻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德江武陵天麻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0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智能除泥挡泥片
- 下一篇:一种日常生活用晾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