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井深孔大循环爆破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2275.7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5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树;杨立云;郑昌达;王青海;李红辉;杨永军;王秀会;李芹涛;李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莱州汇金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井 大循环 爆破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井深孔大循环爆破施工方法,包括:设计掏槽眼、辅助眼、长周边眼、短周边眼的相关爆破参数;在竖井井筒中心布置并施工第一圈掏槽眼;在第一圈掏槽眼外围布置并施工至少一圈辅助眼;在辅助眼外围布置并施工倒数第二圈长周边眼;在倒数第二圈长周边眼外围布置并施工倒数第一圈短周边眼;在掏槽眼、辅助眼、长周边眼、短周边眼内进行反向装药,按照掏槽眼‑辅助眼‑长周边眼‑短周边眼的顺序,完成全断面一次起爆,完成竖井井筒单次循环爆破施工,进入下一工序。本发明的竖井深孔大循环爆破方法设计两圈周边眼,从而实现了周边成型质量控制,解决了传统周边眼集中装药带来的超欠挖现象,保证了竖井大循环的安全高效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竖井的施工方法,尤其是竖井的爆破施工方法,具体为一种竖井深孔大循环爆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竖井建设作为矿山建设的一期工程,是连接地面与井下的咽喉通道,属前期资金投入阶段,尽快缩短其建设周期对于矿山企业来说举足轻重。钻孔爆破法是目前竖井井筒掘开挖的主要方法。
随着浅层矿石资源的充分勘察与开发,浅部地层资源日益减少,我国目前有大批矿山进入深部开采模式,预计未来15年我国较多矿山开采将进入到1000~1500m深度,部分矿山开采将进入到1500~2500m深度。随着建井深度的提高,传统的3~5m的掘进施工段高循环将不再匹配千米深井建设需求,6m深孔乃至更深的大循环爆破方法将势必取代传统工艺。但是,如果只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单纯的加深炮眼深度至6m,将会带来井帮下部超挖、井帮上部欠挖、混凝土耗量增加等诸多问题。这是由于在打眼过程中,需要预留一定的空帮距。当空帮距预留过小,会影响周边眼的钻孔作业;当空帮距预留过大,则存在较大的片帮风险,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产生重大威胁。基于安全方面考虑,当前竖井井筒空帮距预留较小,一般为1m左右;然而,在竖井6m深孔大循环爆破中,竖井施工钎杆长度在 6.5m左右,每循环钻孔深度达6m。常规竖井井壁厚度一般为400mm,此时,钎杆长度远大于空帮距,这导致周边眼钻孔必须以一定的角度向井筒外侧偏斜。
具体参见图1~图3,图1为竖井工作面剖面图,图1中位置的岩体是竖井井筒爆破开挖的目标岩体,爆破掘进的目标是将位置的岩体破碎成小块的矸石并通过吊桶运出。但是,在实际钻眼爆破过程,受限于空帮距较短、钎杆长度较长、液压钻机只能以如图1中NE线的形式呈一定角度钻孔,如图2所示,造成如图3中的开挖效果,从图3可以看出,井帮上部△ABC区域欠挖,井帮下部△ADE区域超挖。欠挖部分△ABC需要通过人工风镐、额外钻眼带炮等方式破碎去除;超挖部分△ADE需要额外浇筑混凝土,增加了混凝土消耗量,提高了建井成本。在竖井开挖过程中,如何提高井筒围岩的成型质量,对井筒的安全高效掘进具有重要意义。
除上述问题外,竖井6m深孔爆破掘进中,采用深孔爆破技术的一次起爆装药量可达 600kg以上,若采用传统的周边眼装药结构,使得炸药大多集中在炮眼下部,爆破后周边围岩超挖现象严重。超挖带来负面连锁反应——出矸量增加、混凝土浇筑量增加、时间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矿井的正常掘进,也增加了井筒掘砌费用。
因此,如何做好竖井6m深孔大循环爆破的周边成型控制,形成一套适用于竖井6m深孔大循环爆破掘进工艺,实现井筒安全高效掘进,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竖井深孔大循环爆破,精准控制竖井井筒周边成型质量控制,解决传统周边眼集中装药带来的超欠挖现象,保证竖井大循环的安全高效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竖井深孔大循环爆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设计掏槽眼、辅助眼、长周边眼、短周边眼的相关爆破参数,包括炮孔数量N、炮孔布置方式、炸药选型、装药系数;
第二步,在竖井中心布置并施工第一圈掏槽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莱州汇金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莱州汇金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油便捷收取装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极废料的处理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