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植物幼株生长培养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2381.5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2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昆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昆江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7/04;A01G27/00;A01G7/06;A01G13/00;A01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9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植物 幼株 生长 培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植物幼株生长培养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相互对称设置的垫脚,四个所述垫脚远离底座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培养座,所述培养座远离底座的一侧壁上设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设有培养土,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靠近底座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日光灯,所述日光灯正对培养槽设置。本发明用户可以对密集种植的植物幼株根茎部分进行有效供养,极大的保障了植物幼株的正常呼吸工作,还可以有效的杀死植物根茎处的害虫,极大的保障了植物幼株的正常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植物幼株生长培养仓。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为了有效的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以及提高城市区域的观赏质量,会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内进行园林种植的活动,而园林种植往往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成品植株,为此需要进行批量的植物幼株培养工作。
由于植物幼株体积较小,所以在对植物幼株进行批量培养时,常常会采用大批量的密集培养方式,这样一来单个植物幼株所占据的土地面积就较小,而植物主要是通过根茎部分进行呼吸作用,这样的密集培养会使得植物根茎无法从土壤中得到足够的氧气,极大的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植物幼株生长培养仓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植物幼株生长培养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植物幼株生长培养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相互对称设置的垫脚,四个所述垫脚远离底座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培养座,所述培养座远离底座的一侧壁上设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设有培养土,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靠近底座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日光灯,所述日光灯正对培养槽设置,所述培养槽靠近底座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多个呈等间距设置的排水孔,所述培养槽靠近底座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设置的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由WO3超薄片材料制成,多个所述工作板上均设有多个多个呈等间距设置的工作装置。
优选地,所述工作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板远离底座一侧壁上的工作孔,所述工作孔贯穿工作板设置,所述工作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反射管,所述内反射管固定连接在培养槽靠近底座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所述内反射管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反射台,所述内反射台呈漏斗状设置,所述内反射台与内反射管呈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内反射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呈等间距设置的透光孔,所述顶座靠近底座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供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顶座上的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远离顶座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靠近底座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呈等间距设置的供水口,多个所述供水口均正对培养槽设置,所述供水管靠近底座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设置的连接水管,多个所述连接水管分别正对多个供水口设置,多个所述连接水管的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呈中心对称设置的连接水口,多个所述连接水口均靠近底座设置,多个所述连接水管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多个内螺纹水管,多个所述内螺纹水管分别正对多个连接水口设置,多个所述内螺纹水管远离多个连接水管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水管塞,多个所述螺纹水管塞上均设有微型水孔。
优选的,所述内反射台远离底座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透明挡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呈等间距设置的泄水口,多个所述泄水口均正对培养座设置。
优选的,所述供水管、多个连接水管、多个内螺纹水管和多个螺纹水管塞均由透明亚克力板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昆江,未经胡昆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