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明挖下穿隧道开挖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2776.5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常乃坤;盛明宏;陈莘;郭永刚;董祥君;邓炜;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2;E02D17/04;E02D17/20;E01C9/08;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明挖下穿 隧道 开挖 支护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城市明挖下穿隧道开挖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通过采用带有防滑肋板的可快速拼接的定型化便道,提高了行车安全和速度,减小了基坑的失稳可能性,加快了施工速度;通过采用坡面钢筋网快速绑扎胎架以及坡面支护定型化移动操作平台进行施工,坡面钢筋网快速绑扎胎架的胎架侧板通过在内外侧安装侧板固定件进行固定,加快了钢筋绑扎的速度,有利于坡面稳定,便于施工人员操作;通过预制装配拼装式塔吊基础技术,预制装配拼装式塔吊基础的预制中心构件放置在垫层的中心位置,预制对称构件在垫层上通过预埋筋与预制中心构件连接;配重块置于预制对称构件上,施工速度快,保证了塔吊基础的稳定性,可有效缩短基坑开挖后隧道结构施工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城市明挖下穿隧道开挖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各项基础建设工作十分重视。交通事业也在该形式下得到很好的发展。各个地区的交通工程数量不断的增加,由于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有较大区别,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需要开挖隧道,才能优化交通条件。在明挖隧道工程中,基坑开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中进行基坑的快速开挖,提高施工的进度显得尤为迫切。
明挖隧道开挖快速施工工法是先打通便道,修建好导流渠,封闭施工区间,以暗埋隧道基坑开挖,及时土钉支护为先导,基坑分段分层全断面开挖,在不良的地质及阴雨天气,施工便道使用麻烦,影响坑内土方运输,开挖一个节段立即施工该节段隧道结构,塔吊基础施工速度慢,结构不稳等现场频繁出现,影响隧道施工。
鉴于此,针对以往城市明挖下穿隧道开挖支护施工速度慢、汽车行驶不便、坡面支护人员操作性差、塔吊基础不稳等的不足,急需一种新的城市明挖下穿隧道开挖支护体系和施工方法,来改善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城市明挖下穿隧道开挖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城市明挖下穿隧道开挖支护施工速度慢、汽车行驶不便、坡面支护人员操作性差和塔吊基础不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城市明挖下穿隧道开挖支护体系,包括基坑内下部快速拼接限位带肋防滑钢板定型化便道、坡面钢筋网快速绑扎胎架、预制装配拼装式塔吊基础和坡面支护定型化移动操作平台;
所述基坑内下部快速拼接限位带肋防滑钢板定型化便道包括带肋钢板、带孔耳板;所述带肋钢板的底部定位设有肋板,两侧分别定位设有带孔耳板;相邻的所述带肋钢板分别通过侧边的带孔耳板连接形成通道结构;
所述坡面钢筋网快速绑扎胎架包括胎架侧板和侧板固定件;所述胎架侧板通过在内外侧安装侧板固定件进行固定;所述侧板固定件通过土钉穿过螺孔固定于坡面;
所述预制装配拼装式塔吊基础包括预制中心构件、预制对称构件、配重块、预埋筋和钢垫板;所述预制中心构件放置在垫层的中心位置,其上设有预留孔;所述预埋筋安装在预制中心构件的预留孔内,所述预制对称构件在垫层上通过预埋筋与预制中心构件连接;所述配重块放置于预制对称构件上;所述钢垫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预制对称构件上;
所述坡面支护定型化移动操作平台包括移动装置、伸缩支撑架和平台板;所述伸缩支撑架的下端定位设在所述移动装置上,上端定位设在所述平台板下;所述移动装置设在地面上的轨道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坑内下部快速拼接限位带肋防滑钢板定型化便道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带孔耳板的下耳板固定于带肋钢板左侧的底部;所述带孔耳板的上耳板固定于带肋钢板右侧的上部;相邻的所述带肋钢板的带孔耳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杆、螺帽和垫块;所述螺杆穿过上耳板和下耳板的孔口,上下通过螺帽将相邻的上、下耳板固定,所述垫块放置于上耳板和下耳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7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