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虚拟移动闭塞的控制悬挂式单轨列车运行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3309.4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邹晓东;邓翰泽;王梓庭;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B61L23/18;B61L27/00;B61L1/02;B61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晓彤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虚拟 移动 闭塞 控制 悬挂 单轨 列车 运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虚拟移动闭塞的控制悬挂式单轨列车运行的方法和系统,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用于定位的轨旁设备提供的绝对定位,并结合处理周期、速传误差以及预设虚拟移动闭塞计算出列车的安全定位信息;根据接收到的运行目的地,并结合所述预设虚拟移动闭塞计算出行车径路;根据所述安全定位信息和所述行车径路实时计算列车的行车移动授权,根据所述行车移动授权,以及线路限速和临时限速来控制列车运行。通过在电子地图中设置虚拟移动闭塞来模拟道路情况,不需要用实际的轨旁设备,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线路的利用率,不受高空作业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虚拟移动闭塞的控制悬挂式单轨列车运行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悬挂式单轨或悬轨因其特殊的走行方式和轨道结构,其信号控制系统的闭塞制式需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和后期的维保成本,以及受高空作业所影响的工作效率。若采用传统的固定闭塞制式,将大大增加工程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且列车的追踪间隔受闭塞分区的限制,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线路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虚拟移动闭塞的控制悬挂式单轨列车运行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虚拟移动闭塞的控制悬挂式单轨列车运行的方法,包括:
S1,根据用于定位的轨旁设备提供的绝对定位,并结合处理周期、速传误差以及预设虚拟移动闭塞,计算出列车的安全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安全定位信息发送给资源控制器;
S2,根据接收到的运行目的地,并结合预设虚拟移动闭塞计算出行车径路,并将所述行车径路发送给所述资源控制器;
S3,所述资源控制器根据所述安全定位信息和所述行车径路,实时计算列车的行车移动授权;
S4,列车控制平台根据所述行车移动授权,以及线路限速和临时限速来控制列车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根据用于定位的轨旁设备提供的绝对定位,并结合处理周期、速传误差以及预设虚拟移动闭塞计算出列车的安全定位信息;根据接收到的运行目的地,并结合所述预设虚拟移动闭塞计算出行车径路;根据所述安全定位信息和所述行车径路实时计算列车的行车移动授权,根据所述行车移动授权,以及线路限速和临时限速来控制列车运行。通过在电子地图中设置虚拟移动闭塞来模拟道路情况,不需要用实际的轨旁设备,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线路的利用率,不受高空作业的影响。
通过虚拟移动闭塞方法,是将轨道区段的闭塞分区信息存储在电子地图中,而实际轨旁则不再设置计轴设备,仅布置少量用于列车定位的无源应答器,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轨旁设备的数量。采用移动闭塞可打破固定闭塞的限制,后方列车以前方列车的尾部为追踪目标,大大缩小列车的运行间隔,提高悬挂式单轨的线路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S4具体包括:
列车控制平台根据所述资源控制器发送的所述行车移动授权、结合线路限速和临时限速,实时计算出列车牵引和制动曲线,并根据所述牵引和所述制动曲线输出牵引或制动指令控制列车运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行车移动授权、结合线路限速和临时限速,实时计算出列车牵引和制动曲线,并根据牵引和制动曲线输出牵引或制动指令控制列车运行,通过采用移动闭塞可打破固定闭塞的限制,后方列车以前方列车的尾部为追踪目标,根据实时计算的列车的行车移动授权,控制列车运行,大大缩小列车的运行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S2之前还包括:
将用于划分闭塞区间的计轴设备、闭塞区段的划分信息和闭塞区段信息设置在电子地图中,根据在所述电子地图中的闭塞区段设置获得所述预设虚拟移动闭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3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