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3416.7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9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吕斯濠;林辉;胡爽;杨草;杨立辉;何忠艳;苏桂鑫;苏乐;李文威;陈诗婷;胡秀红;甘诗迪;庄伟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信丰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玉凤;冯春回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河水 内源 治理 方法 | ||
1.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体底泥污染清除:
将底泥洗脱船驾驶进入污水河或湖,洗脱底泥中轻质、有机的胶体污染物;底泥洗脱办法是在底泥洗脱船配置罩式洗脱仓,该罩式洗脱仓是四周和顶部封闭只有底部开口,用该罩式洗脱仓深入到水底且罩住泥沙,将水底局部需要处理底泥的位置隔离,以原位覆盖深层淤泥的方式阻止污染物释放,然后在罩式洗脱仓内部采用高压水柱喷射将污水、泥沙、底泥搅拌混合,再通过控制喷射速度使质量较轻呈胶状的浮泥悬浮到水体中再沉降形成一层有机浮泥,而重质的泥沙无机物沉降,再通过抽吸的方式将罩式洗脱仓内的有机浮泥泵出水面以外进行泥水分离,清水回至河或湖中,接着底泥洗脱船移动带动罩式洗脱仓进行下一位置的水底底泥处理,如此重复不断;
所述罩式洗脱仓内置高压水柱喷射头、污泥抽吸头、喷药嘴,该高压水柱喷射头通过软管连接高压水泵,该高压水泵置于底泥洗脱船的船仓中,高压水泵的一头通过管道泵入河水,通过高压水泵增压形成高压水经由另一头的软管通向高压水柱喷射头,向罩式洗脱仓射出高压水柱,使罩式洗脱仓内的水体翻滚搅拌形成泥沙混合;所述污泥抽吸头通过软管连接有机浮泥泵,该有机浮泥泵是置于底泥洗脱船的船仓中;该喷药嘴通过软管连接加药泵,该加药泵是置于底泥洗脱船的船仓中,加药泵的一头连接药罐,由加药泵将加快污泥沉淀的药剂经喷药嘴投向罩式洗脱仓;
所述有机浮泥泵的一头连接简易污泥处理设备,简易污泥处理设备再连接到河岸上的一体化气浮设备或移动式污泥车;该简易污泥处理设备含有一个污泥收集器,该污泥收集器的外周设置螺旋式渗液管,这些螺旋式渗液管的进液口位于污泥收集器的下部且与污泥收集器连通,出液口位于污泥收集器的上部且与污泥收集器连通,但是出液口不会高出污泥收集器的最低液位,在螺旋式渗液管上设置了一级或多级横管反应器,横管反应器与螺旋渗液管之间采用弯头法兰连接,横管反应器为管状的电极,用于对污泥破壁;
水体水质提升:
先通过微纳米气泡增氧,通过投加EM菌、微藻和水下森林措施,构建水体生态系统,维持水质的长效达标;微纳米气泡增氧的方式是基于微纳米曝气装置,通过气泵加压,对曝气头内部的曝气石高速旋转,在离心作用下,使曝气头内部形成负压区,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负压区,在曝气头内部分成周边液体带和中心气体带,由高速旋转的曝气石出气部将空气均匀切割成直径为5-30纳米的微纳米的微小气泡,微小气泡提高污水溶氧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气浮性,可以在污水中长时间停留,从而能达到较好的曝气效果;EM菌和微藻的投放方式是,先采用EM菌进行污水的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再投入微藻,与EM菌形成共生生物相结合处理;水下森林是采用可降解材料的网格状水底植物种植基铺设于河或湖底,并用固定件将种植基固定,水底植物自由生长形成水下森林;
水体表面悬浮物清理:
对水体表面悬浮物、藻类、油污,通过投加浮上型混凝剂将污染物浮上水面,再通过水面捞渣机将表面污染物收集抽送到微纳米气泡气浮设备进行处理,清水返回水体,污染物转移处置;所述浮上型混凝剂的成份是壳聚糖、聚合硫酸铁、高锰酸盐和磺化木质素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式洗脱仓的长宽高尺寸为1-5m、1-5m、0.5-1 m;工作时,该罩式洗脱仓至少有0.2 m是扎入到水底的泥沙层,形成原位覆盖深层淤泥,阻止污染物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罐中存储聚丙烯酰胺助凝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式洗脱仓的顶部设有若干可供空气或水体排出的微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式洗脱仓是金属罩体,用省力轮支架采用吊挂的方式安装于底泥洗脱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黑臭河水内源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M菌是微生物菌剂,包括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信丰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信丰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34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