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盘行走机构及轮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3550.7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纪武;刘锡田;田林;戴波;张勤俭;原雪纯;许钧翔;褚文杰;裴欣;韩晓;严晨;韩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63/02;B62D63/04;B60K1/00;B60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盘 行走 机构 轮式 机器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底盘行走机构及轮式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不仅转弯半径较小、传动精度较高,而且需要的电机数量较少、成本较低。底盘行走机构包括底盘机架,设置在其底部的第一万向轮系、第二万向轮系、第一辅助轮系、第二辅助轮系、行进驱动电机和转向驱动电机;第一万向轮系和第二万向轮系均位于底盘机架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上;第一辅助轮系和第二辅助轮系均位于底盘机架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上;行进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同时传动连接第一万向轮系和第二万向轮系;转向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装置同时传动连接第一万向轮系和第二万向轮系。本申请同时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底盘行走机构的轮式机器人。本申请用于提升底盘行走机构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盘行走机构及轮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相较于履带式移动机器人,全向轮式移动机器人因速度快、效率高和噪声小等优点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目前,全向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底盘行走机构通常采用矩形四角安装轮对的结构,该结构可以使底盘行走机构沿各个方向移动,但是,由于转动过程中轴距以及轮距构成的转向无法将旋转中心转移到车体矩形中心,从而限制了转弯半径的最小化,因此,在只有两个驱动装置的条件下,不管是两驱还是四驱均存在转弯半径均较大、转弯效率较低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全向轮式移动机器人在狭小工作空间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轮式机器人全向移动底盘》(公开号:CN209037378U),公开了一种轮式机器人全向移动底盘。包括后箱体、前箱体、导向驱动轮及铰接关节,其中后箱体和前箱体通过铰接关节连接,后箱体和前箱体的底部均设有两个导向驱动轮,导向驱动轮包括导向驱动机构、连接法兰、直线悬挂装置及轮毂电机,其中导向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法兰与直线悬挂装置连接,直线悬挂装置与轮毂电机连接。该专利保证了移动机器人在狭小空间的良好工作,稳定性好,但是每个导向驱动轮都需要布置上驱动电机,实现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底盘行走机构及轮式机器人,不仅转弯半径较小、传动精度较高,而且需要的电机数量较少、成本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盘行走机构,包括底盘机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底盘机架的底部设有:第一万向轮系和第二万向轮系,所述第一万向轮系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系均位于所述底盘机架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上,且分别靠近所述底盘机架的前、后边缘设置;第一辅助轮系和第二辅助轮系,所述第一辅助轮系和第二辅助轮系均位于所述底盘机架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上,且分别靠近所述底盘机架的左、右边缘设置;行进驱动电机,所述行进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同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轮系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系;所述行进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万向轮系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系直行;转向驱动电机,所述转向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装置同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轮系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系;所述转向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万向轮系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系向相反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万向轮系包括:第一车轮,所述第一车轮的车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第一输出端;第一轮架,所述第一轮架包括第一车轮支架,所述第一车轮的车轴的两端分别架设在所述第一车轮支架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车轮的车轴可相对所述第一车轮支架转动;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车轮的车轴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转向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轮架固连,所述第一转向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万向轮系包括:第二车轮,所述第二车轮的车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第二输出端;第二轮架,所述第二轮架包括第二车轮支架,所述第二车轮的车轴的两端分别架设在所述第二车轮支架的两端,且所述第二车轮的车轴可相对所述第二车轮支架转动;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车轮的车轴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转向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轮架固连,所述第二转向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第二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3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