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由器上下盖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4630.4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祥盈升精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45/78;B29L31/34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器 上下 注塑 模具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路由器上下盖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属于注塑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通过在模具内定位安装多个控温柱的方式,在原料微固化的状态下,通过控温柱向原料内注入事先准备好的造孔球,在原料内填充形成类似的夹层,然后通过磁吸作用控制控温球在原料表面进行分布,最后吸出造孔球形成原料中的空腔,作为保温夹层,而控温球在表面作为导热层,在高温状态下,控温柱内的导热变囊与复合导热板接触,可以将路由器外壳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热量快速散发出去,在低温状态下,导热变囊内的感温控形杆因为遇冷收缩,导致导热变囊与复合导热板分离,外界冷量难以进入外壳内部,从而依靠自身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提高路由器工作的热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路由器上下盖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它能够理解不同的协议,例如某个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协议,因特网使用的TCP/IP协议。这样,路由器可以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网络传来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把非TCP/IP网络的地址转换成TCP/IP地址,或者反之;再根据选定的路由算法把各数据包按最佳路线传送到指定位置。所以路由器可以把非TCP/IP网络连接到因特网上。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形状复杂产品,生产效率高。注塑成型技术是将颗粒状或粉末状的聚合物原料加入聚合物料筒,在加热或机械剪切作用下塑化,最后在柱塞或螺杆的推动下进入模具内,冷却固化形成与模具型腔一致的聚合物制品。
但是路由器由于其工作特性,受温度干扰性较大,因此常规的注塑工艺难以满足路由器的工作需求,往往在外壳注塑成型后还需要二次安装散热片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不仅会降低外壳外观质量,同时加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路由器上下盖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可以通过在模具内定位安装多个控温柱的方式,同时自由填充适量的控温球,在原料微固化的状态下,通过控温柱向原料内注入事先准备好的造孔球,在原料内填充形成类似的夹层,然后通过磁吸作用控制控温球在原料表面进行分布,最后吸出造孔球形成原料中的空腔,作为保温夹层,而控温球在表面作为导热层,利用控温柱来控制路由器外壳的性能,在高温状态下,控温柱内的导热变囊与复合导热板接触,可以将路由器外壳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热量快速散发出去,在低温状态下,导热变囊内的感温控形杆因为遇冷收缩,导致导热变囊与复合导热板分离,外界冷量难以进入外壳内部,从而依靠自身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提高路由器工作的热稳定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路由器上下盖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端连接有型芯,所述上模板与型芯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控温柱,所述型芯上开设有与控温柱相匹配的注球孔,且注球孔贯穿下模板并延伸至其下侧,所述注球孔内填充有多个造孔球,所述下模板下端连接有气压座,所述气压座上端连接有防落料网,所述气压座内安装有正反吸风机,所述上模板上端和气压座下端均安装有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控温柱包括预埋管、导热变囊和复合导热板,所述预埋管连接于复合导热板上端,所述导热变囊连接于预埋管内侧上端,所述预埋管上开设有多个与造孔球相匹配的迁移孔,正常状态下迁移孔由造孔球进行封闭,避免原料进入到预埋管内,通过导热变囊与复合导热板之间的接触关系来控制控温柱的整体导热性。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变囊为弹性导热材料制成薄膜结构,且内部填充有质量比1:1的导热砂和导热油,导热变囊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同时具有充分的弹性形变能力,并且可以为造孔球进行形变避让,不会阻挡造孔球向原料内的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祥盈升精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祥盈升精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4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