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程的增力锁紧、解锁、推离的气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4904.X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4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覃承艺;杨智棠;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15/26;F15B13/01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崔新芬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程 增力锁紧 解锁 气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程的增力锁紧、解锁、推离的气动装置,包括上模第一组合件、下模第一组合件、钢球、活塞杆、波形弹簧、活塞杆缩回气动接头、活塞杆伸出气动接头、上模第二组合件、下模第二组合件、调节螺栓、垫片和电磁阀,所述下模第二组合件的顶端与下模第一组合件的底端配合连接,所述下模第一组合件和上模第一组合件对应连接,该装置结构新颖,利用该结构,不仅增加锁紧力,同时还缩短了活塞杆的行程,同时利用添加的波形弹簧弹力推动活塞杆移动,有利于满足额定锁紧力,实现自平衡,锁紧与解锁过程中,使装置内部受力更加平顺、均匀,同时该装置在满足锁紧和解锁状态的同时,还完成了推离的状态,增加了该装置的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短程的增力锁紧、解锁、推离的气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动装置目前采用气体、磁力驱动插销式、推杆逼紧式或铰链杠杆式的快锁方法及结构,这些装置不仅结构复杂且仅有的锁紧和解锁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均是气动活塞杆推出时是锁紧状态,在活塞杆缩回时是解锁状态;这些锁紧、解锁状态切换需要气动部件的活塞杆有足够的行程及较大的气压才能正常运动,所以这些结构时有解锁后的两部件还处于锁紧不能分离的情况发生;其表现为锁紧不足,解锁不顺,结构复杂、体积臃肿、结构不稳定,容易受装置本身状态的干扰,同时在锁紧与解锁的过程切换中,活塞杆需要走的行程相对较长,导致设备体积相对过大、且结构复杂,同时在锁紧及解锁过程中:没有自平衡的能力,故会发生在解锁或锁紧过程中活塞杆被憋住的情况,从而降低了组成的设备稳定性,同时在解锁状态时:由于采用单纯的靠活塞面积受力,其锁紧力一定大于解锁力,所以解锁时,往往需要更大的气压来推动活塞杆。这边不仅浪费能源、还造成压缩空气系统负担更重、更容易磨损,增加检修工作量;同时未采用增力结构,其锁紧力不能实现在无任何外在或辅助下使得锁紧力增加,因此设计一种短程的增力锁紧、解锁、推离的气动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程的增力锁紧、解锁、推离的气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短程的增力锁紧、解锁、推离的气动装置,包括上模第一组合件、下模第一组合件、钢球、活塞杆、波形弹簧、活塞杆缩回气动接头、活塞杆伸出气动接头、上模第二组合件、下模第二组合件、调节螺栓、垫片和电磁阀,所述下模第二组合件的顶端与下模第一组合件的底端配合连接,所述下模第一组合件和上模第一组合件对应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端位于下模第一组合件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外部顶端绕接有波形弹簧,且波形弹簧位于由上模第二组合件和上模第一组合件组成的空腔中,所述上模第一组合件和上模第二组合件配合连接,所述上模第二组合件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活塞杆伸出气动接头,所述上模第一组合件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活塞杆缩回气动接头,所述上模第二组合件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活塞杆伸出气动接头,所述上模第二组合件的另一侧设置有电磁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模第一组合件的中心底端四角分别开设有梯形凹槽,且梯形凹槽的斜边倾斜角度分别位于4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模第一组合件的底端四角放置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与活塞杆的中心底端四角开设的凹槽配合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杆与调节螺栓通过螺旋固定连接,且调节螺栓的底部放置有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技师学院,未经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4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