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卡环结构实现防止线路拉断的通讯设备插口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5019.3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2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鑫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8 | 分类号: | H01R13/58;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卡环 结构 实现 防止 线路 拉断 通讯设备 插口 | ||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利用卡环结构实现防止线路拉断的通讯设备插口,包括通讯设备插口,所述通讯设备插口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插入端口,所述通讯设备插口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插入端口活动连接有驱动架构,所述通讯设备插口的中央通过驱动架构固定连接有线路卡扣架构,该利用卡环结构实现防止线路拉断的通讯设备插口,通过通讯线的头部向下侧移动时,带动连接插头向下侧移动,连接插头挤压圆柱杆向下侧移动,圆柱杆对其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则两侧的曲形连杆向外侧移动,带动推动端口向两侧移动,推动端口与插头口活动连接,使线路为通路,则连接架被打开,对通入的空气进行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卡环结构实现防止线路拉断的通讯设备插口。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可以采用串行通讯和并行通讯二种方式,由于串行通讯方式具有使用线路少、成本低,特别是在远程传输时,避免了多条线路特性的不一致而被广泛采用,而通讯设备插口是指中央处理器和标准通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
目前的通讯设备插口在使用时,使用者拉扯连接线的时候,会出现插头与接触端口断掉的现象发生,严重时会使通话中断或者信息传递较为嘈杂,且目前的通讯设备插口长期暴露于外部,与通讯线连接时,其内部的电子元件易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进而使通讯线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卡环结构实现防止线路拉断的通讯设备插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卡环结构实现防止线路拉断的通讯设备插口,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利用卡环结构实现防止线路拉断的通讯设备插口,包括通讯设备插口,所述通讯设备插口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插入端口,所述通讯设备插口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插入端口活动连接有驱动架构,所述通讯设备插口的中央通过驱动架构固定连接有线路卡扣架构,所述通讯设备插口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线路卡扣架构活动连接有清洁架构,所述通讯设备插口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驱动架构活动连接有转轮。
优选的,所述插入端口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挤压端口,挤压端口的左右连接有扭矩弹簧,插入端口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橡胶压杆。
优选的,所述线路卡扣架构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推杆,线路卡扣架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扣,线路卡扣架构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插头。
优选的,所述转轮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杆,连接架杆的上下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负载弹簧。
优选的,所述负载弹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的上下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负载弹簧,负载弹簧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轮齿架。
优选的,所述清洁架构的中央活动连接有圆柱杆,圆柱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头口,插头口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推动端口。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利用卡环结构实现防止线路拉断的通讯设备插口,通过使用者手动将通讯线的头部通入通讯设备插口的中央,则对挤压端口进行挤压,根据通讯线的头部的大小,扭矩弹簧对其进行初步固定,则挤压端口挤压橡胶压杆向两侧移动,则线头通入线路卡扣架构的中央与其内部的电子元件连接,推动两侧的固定夹扣向两侧移动,则固定夹扣对两侧的活动推杆进行挤压,则根据固定夹扣向两侧移动的同时负载弹簧往两侧移动,则根据轮齿之间的啮合,负载弹簧通过轮齿架带动连接架杆向外侧移动,连接架杆带动转轮进行转动,则气囊内侧的空气被同时向外侧挤压,气囊内部的空气向内侧膨胀,进而对电线插头进行定型固定,对比常规的固定方法,通讯线的头部不会由于被拉扯中经受较大的拉力,而塑料外壳损坏,从而实现了当使用者拉扯连接线的时候,防止会出现插头与接触端口断掉的现象发生,且较好的固定插头与接触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鑫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衢州鑫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5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