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5571.2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季;屈新田;石朝亮;谌胜;宫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詹守琴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总成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白车身上使用的C柱加强板对白车身的机械性能提升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该白车身总成包括顶棚侧边梁、后外轮罩、C柱以及C柱加强板,C柱加强板覆盖在C柱上以加强C柱的结构强度,C柱以及C柱加强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在顶棚侧边梁和后外轮罩上,车身本体左右两侧的C柱加强板与左右两侧的后外轮罩、左右两侧的后内轮罩加强板、顶棚横梁以及后底板横梁组成一个供载荷传递的O型环路,后外轮罩的载荷不仅能够通过C柱传递至车身本体上部,而且还可以通过C柱加强板传递至车身本体上部,增加车身本体上部和车身本体下部之间的连接,有效增强车身本体的扭转模态以及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辆白车身包括C柱、C柱加强板、顶棚侧边梁、后外轮罩、后内轮罩、内轮罩加强板、后地板横梁以及顶棚横梁,其中,内轮罩加强板连接在后地板横梁以及后外轮罩之间,而后内轮罩则连接在内轮罩极加强板以及后外轮罩上,C柱连接在后外轮罩以及顶棚侧边梁之间,顶棚横梁也连接在顶棚侧边梁上。另外,车辆白车身还包括C柱加强板,C柱加强板用于加强C柱的结构强度,然而,目前的C柱加强板功能单一,对于白车身的机械性能提升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用于解决目前白车身上使用的C柱加强板对于白车身的机械性能提升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白车身总成,包括车身本体,所述车身本体包括:
顶棚侧边梁、后外轮罩以及C柱,所述C柱设于所述顶棚侧边梁以及所述后外轮罩之间;
C柱加强板,覆盖于所述C柱上,并且所述C柱加强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顶棚侧边梁以及所述后外轮罩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C柱加强板的顶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顶棚侧边梁的上端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车身本体包括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所述第二翻边包括与所述侧围外板一体的侧梁翻边外板和与所述侧围内板一体的侧梁翻边内板,所述第一翻边设置于所述侧梁翻边外板和侧梁翻边内板之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顶棚侧边梁加强板,所述顶棚侧边梁加强板覆盖于所述顶棚侧边梁上,并且所述顶棚侧边梁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的前端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D柱以及加强所述D柱连接强度的D柱上接头加强板,所述C柱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D柱上接头加强板前端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C柱的前端设有前翻边,所述C柱加强板的前端搭接在所述前翻边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侧围内板包括与所述C柱相接的第一区域,所述C柱加强板的后端搭接在所述第一区域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C柱加强板的上部宽度以及下部宽度均大于所述C柱加强板的中部宽度。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C柱加强板上开设有减重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白车身总成。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5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