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厂检修用操作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6326.3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0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尹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建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王珍 |
地址: | 272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检修 操作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厂检修用操作杆,涉及电厂检修技术领域。该操作杆包括工作杆组件。工作杆组件包括工作杆本体和工作头。工作杆本体为杆状结构,工作头设置于工作杆本体的一端,且工作头包括前盖体、后盖体、万向球轴、令克钩、锁紧把手和锁紧机构,前盖体和后盖体相互连接,万向球轴设置于前盖体的内腔内,令克钩和万向球轴相互连接,锁紧机构设置于后盖体的内腔内,锁紧机构和锁紧把手相互连接,且锁紧机构能在锁紧把手的带动下沿后盖体的内腔方向滑动。该电厂检修用操作杆能够通过在工作头上设置万向球轴结构使得令克钩能够实现360度的扭转,从而调整钩体和工作杆本体的相对位置,便于操作人员在各种工况环境下使用该操作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厂检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厂检修用操作杆。
背景技术
电厂检修用操作杆又称令克棒、拉闸杆、绝缘棒、绝缘拉杆,由工作头、绝缘杆和握柄三部分构成。它供在闭合或拉开高压隔离开关,装拆携带式接地线,以及进行测量和试验时使用。其主要用于短时间对带电设备进行操作,如接通或断开高压隔离开关、跌落熔丝具,装拆携带式接地线,以及进行测量和试验时使用。
现有技术中,令克棒上的工作头大都为固定的或者仅仅能在指定平面内转动调节,当面临一些特殊的工况环境时,令克棒的工作头不能进行360度的扭转,其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专利CN201721192593.1公开了一种电力高压令克棒,其在使用时,先将蝶形螺丝拧松,然后任意调整钩体的大体位置,并且通过彼此啮合的第一环形凸齿和第二环形凸齿确定钩体和端套之间的位置,最终将蝶形螺丝拧紧,从而实现钩体和端套之间相对位置的确定。但是该钩体只能在蝶形螺丝平行的平面内进行转动无法做到360度扭转,其在使用时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钩体不能实现360度的扭转,其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检修用操作杆,其能够通过在工作头上设置万向球轴结构使得令克钩能够实现360度的扭转,从而调整钩体和工作杆本体的相对位置,便于操作人员在各种工况环境下使用该操作杆,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厂检修用操作杆,其包括工作杆组件。上述工作杆组件包括工作杆本体和工作头。上述工作杆本体为杆状结构,上述工作头设置于上述工作杆本体的一端,且上述工作头包括前盖体、后盖体、万向球轴、令克钩、锁紧把手和锁紧机构,上述前盖体和上述后盖体相互连接,上述万向球轴设置于上述前盖体的内腔内,上述令克钩和上述万向球轴相互连接,上述锁紧机构设置于上述后盖体的内腔内,上述锁紧机构和上述锁紧把手相互连接,且上述锁紧机构能在上述锁紧把手的带动下沿上述后盖体的内腔方向滑动。当上述锁紧块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时,上述万向球轴抵接于上述前盖体的内腔内,且和上述前盖体相对固定,当上述锁紧块运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时,上述万向球轴能够相对上述前盖体的内腔做周向转动。
该电厂检修用操作杆能够通过在工作头上设置万向球轴结构使得令克钩能够实现360度的扭转,从而调整钩体和工作杆本体的相对位置,便于操作人员在各种工况环境下使用该操作杆,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万向球轴包括球体和连接轴,上述连接轴和上述令克钩相互连接,上述前盖体嵌设于上述后盖体内,且和上述后盖体可拆卸连接,上述前盖体远离上述后盖体的一侧设置有球面部,上述球面部和球体相互适配。
将前盖体嵌设于后盖体内,则能使得前盖体和后盖体的空腔相互连通,前盖体的口径小于后盖体,万向球轴能更好的运动。同时在前盖体远离后盖体的一侧设置球面部能使得,万向球轴和前盖体相互抵接时,万向球轴的表面各部均能和前盖体的内腔相互适配,从而使得万向球轴和前盖体相对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盖体和上述后盖体的连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建,未经尹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63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