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磁直线馈能式半主动悬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6832.2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2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戴建国;夏晶晶;王程;蒋成;薛长健;殷斓;张思悦;彭尚潮;石家炀;刘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K35/04 | 分类号: | H02K35/0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磁 直线 馈能式半 主动 悬架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磁直线馈能式半主动悬架,包括弹簧上座、弹簧下座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弹簧,弹簧上座下表面竖直固定有线圈骨架,线圈骨架内部中空,且其与减振器活塞工作缸同轴布置,线圈骨架上端与活塞杆固定,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活塞工作缸内,活塞工作缸外径小于线圈骨架内径,线圈骨架下端间隔设置有多道环槽,环槽内布置有线圈绕组;弹簧下座上表面设置固定有外磁轭,外磁轭内壁设有永磁体阵列,永磁体阵列内壁与线圈骨架外壁之间设有气隙;线圈骨架及外磁轭均贯穿于弹簧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稳定,传动效率高,馈能潜力大的电磁直线馈能悬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磁直线馈能式半主动悬架。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成熟,大量的新的想法被提出并应用到实际当中。如今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汽车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汽车已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在传统的汽车行驶过程中,其振动产生的能量被消耗,为改善能源回收再利用和提高车辆在路面上行驶的舒适度,研究学者提出了一种馈能悬架结构。馈能悬架通过自身的阻尼,有效的减少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地面对其产生的振动,同时能够在振动过程中将能量回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馈能减振器在电磁直线馈能悬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馈能悬架的主要馈能部件,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减振器不同,馈能减振器通过内芯进行上下运动从而获得振动能量。馈能悬架系统还处于研究中,未能在汽车市场中投入使用,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传统的馈能悬架结构不稳定,传动效率低,其潜力较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电磁直线馈能式半主动悬架,其结构稳定,传动效率高,馈能潜力大的电磁直线馈能悬架。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磁直线馈能式半主动悬架,包括弹簧上座、弹簧下座以及设于弹簧上座与弹簧下座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上座下表面竖直固定有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内部中空,且其与减振器活塞工作缸同轴布置,所述线圈骨架上端与活塞杆固定,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活塞工作缸内,所述活塞工作缸外径小于所述线圈骨架内径,所述线圈骨架下端间隔设置有多道环槽,所述环槽内布置有线圈绕组;所述弹簧下座上表面设置固定有外磁轭,所述外磁轭内壁设有永磁体阵列,所述永磁体阵列内壁与所述线圈骨架外壁之间设有气隙;所述线圈骨架及所述外磁轭均贯穿于所述弹簧内。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阵列为Halbach阵列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阵列高度为H,其轴向充磁的磁环高度为h1、径向充磁的磁环高度为h2,所述轴向充磁的磁环与所述径向充磁的磁环形成一对磁环组,所述永磁体阵列包括N磁对磁环组和1个轴向充磁的磁环,相邻线圈绕组的高度为h3、线圈绕组的间隙为h4、线圈绕组个数N线、所述线圈骨架上绕制有线圈绕组的总高度为H线,各参数之间需要满足如下关系:
H线=(h3+h4)×N线+h3;
H=(h1+h2)×N磁+h1。
进一步地,轴向充磁的磁环高度h1、径向充磁的磁环高度h2、线圈绕组的高度h3、线圈绕组的间隙h4之间需要满足:h1+h2=h3+h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6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板稳定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粘合剂用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