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杯内部清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6839.4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1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彤;张顺香;朱广丽;李晓庆;孙争艳;李健;吴厚月;张镇江;黄菊;魏苏波;苏明星;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B08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杯 内部 清洗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杯内部清洗系统,包括:保温杯杯盖、保温杯外壳、保温杯内外壳之间的真空层、保温杯内壳、控制器、USB接口、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保温杯外壳采用304不锈钢,顶部螺纹连接有杯盖,杯盖外部采用密封硅胶圈,内部采用食品级pp塑料材质,保温杯内胆采用316L不锈钢,外壳与内胆的内腔之间为真空隔热层,保温杯底部为超声波工作装置,高频震动使液体中的空气与水分离形成气泡,在声压作用下膨胀破裂,达到瞬间的冲击力,冲刷保温杯杯壁表面达到清洗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保温杯内部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多喝热水”是现在人们公认的健康生活的标志,这时保温杯就成为几乎人手一个的生活用品,但是设计师为了达到便携和保温效果,保温杯的形状多为小口径长杯身的设计,这就给清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在保温杯里冲泡了茶叶,咖啡等容易在杯壁造成残留的饮品后,就使得保温杯更加难以彻底清洗,导致保温杯中留有异味。
现有的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的发明大多提出的都是有关温度方面的措施,例如专利(专利号:201721546125.X)公布了一种新型的双层保温杯结构,实现了更好的保温效果,专利(专利号:201720532270.6)公布了一种具有置凉功能的保温杯,使得不再出现想喝水时,保温杯内水温过高的情景,而很少有在保温杯内部清洁上提出相关的创新发明。所以针对保温杯杯壁清洗困难的困扰,现提出一种结合了超声波工作装置的保温杯内部清洗系统,来实现保温杯内部的彻底清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杯内部清洗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杯内部清洗系统包括:杯盖、保温杯内胆、保温杯外壳和保温杯底部超声波工作装置。所述保温杯外壳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保温杯内胆,所述保温杯外壳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杯盖,所述保温杯外壳与保温杯内胆的内腔之间为真空隔热,所述保温杯底部为超声波工作装置,所述保温杯外壳的外壁底部安装有USB插口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超声波工作装置。
所述杯盖,其特征在于外部采用密封硅胶圈,内部采用食品级pp塑料材质。
所述外壳,其特征在于采用304不锈钢,其作用在于隔热防水。
所述真空内腔,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和内胆之间为真空,其作用在于真空加强隔热效果。
所述内胆,其特征在于采用316L不锈钢,其作用在于隔热保温并且更加的耐腐蚀。
所述超声波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高频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之后,会产生振幅极小的高频振动并传播到保温杯中,实现清洗。
所述USB插口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超声波工作装置的启动与关闭。
一种基于超声波震动的保温杯内部清洗系统,其过程如下:包括:在保温杯中注入清水,通过控制器连接的底部超声波工作装置,对保温杯内壁进行清洗,其工作频率在45000Hz,频率过高可能导致杯壁内部材料的损坏,频率过低则清洗力度达不到,导致清洗效果差。额定功率15W,额定电压12V。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保温杯与超声波工作装置相结合,当超声波工作装置工作时,高频震动使液体中的空气与水分离,形成50-500μm的气泡,在声压作用下膨胀破裂,达到1000个大气压的瞬间冲击力,不断冲刷保温杯杯壁表面,使灰尘、细菌、污渍,实现乳化熬剥离,清洁直达微米级的缝隙,解决保温杯内部清洁不干净的困扰。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超声波震动的保温杯内部清洗系统的正面图;
图2是基于超声波震动的保温杯内部清洗系统的超声波工作装置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6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