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浅盘口粮供餐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8117.2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军;郭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宇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3/00 | 分类号: | A47J33/00;A47J36/32;A47J36/00;A47J36/06;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广超 |
地址: | 2502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口粮 一体机 | ||
本发明公开了多功能浅盘口粮供餐一体机,包括锅体总成、支架总成、燃烧器总成、余热利用发电模块、感知控制系统,锅体总成连接在支架总成上,燃烧器总成安装在锅体总成一侧,燃烧器总成与锅体总成的烟气管道进气口连接,烟气管道与出气烟囱连接,出气烟囱设于锅体总成的与燃烧器总成相对另一侧的上部,供电系统设于出气烟囱下部,感知控制系统设于燃烧器总成上部,余热利用发电模块与锅体总成的烟气管道连接,供电系统、余热利用发电模块与感知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用于加热浅盘口粮,效率高,具有发电功能,节能降耗效果好,使用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特别适合同时在户外就餐人数较多的场合,能够适应恶劣环境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浅盘口粮供餐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厨房设备,结构比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同时快速、高效地提供需求规模比较大的使用场合,比如户外集体活动时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人群就餐饮食需要,野战部队等特殊人员需要快速高效、安全可靠地解决饮食饮水问题的要求。有的不能够很好地适应高原、沙漠、低温或者高温等恶劣环境,如勘探、考古、野战部队等使用。另外,户外就餐时加工或者加热食品时存在着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浪费比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浅盘口粮供餐一体机。本发明采用液体燃料或者气体燃料为能源,主要用于加热浅盘口粮,并兼顾食品的煮、炖、蒸、炸等多种加工方式,能够同时加工较多的食品,以及浅盘口粮等素食包装食品,效率高,同时具有发电功能,节能降耗效果好,使用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特别适合同时在户外就餐人数较多的场合,能够适应恶劣环境场合,特别是野战部队等特殊人员需要快速高效、安全可靠地解决饮食饮水问题的要求的场合,能够很好地适应高原、沙漠、低温或者高温等恶劣环境,保证浅盘口粮的安全高效快速加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浅盘口粮供餐一体机,包括锅体总成、上盖总成、支架总成、移动轮,还包括燃烧器总成、供电系统、余热利用发电模块、感知控制系统,锅体总成连接在支架总成上,燃烧器总成安装在锅体总成一侧,燃烧器总成与锅体总成的烟气管道进气口连接,烟气管道与出气烟囱连接,出气烟囱设于锅体总成的与燃烧器总成相对另一侧的上部,供电系统设于出气烟囱下部,上盖总成与锅体总成上部一侧铰接,感知控制系统设于燃烧器总成上部,余热利用发电模块与锅体总成的烟气管道连接,供电系统、余热利用发电模块分别与感知控制系统电连接,移动轮安装在支架总成下部,锅体下部设有放水阀;
所述燃烧器总成提供热源加热浅盘口粮,燃烧器总成采用液体燃料或者气体燃料为能源,采用液体燃料时燃烧器总成与上部的油箱连接;
锅体总成包括锅体外壳、锅体内壳,锅体外壳与锅体内壳连接形成中空内腔,锅体内壳的四周内壁与内壳底部形成上部开口的锅体内腔,在中空内腔内靠近锅体内壳一侧设有密封结构,在密封结构与锅体外壳之间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密封结构将保温隔热层内侧的中空内腔分割为烟气高温通道、烟气中温通道、烟气低温通道,烟气高温通道通过远离烟气进口位置的烟气通道与烟气中温通道连通,烟气低温通道与烟气中温通道通过在靠近烟气进口位置一侧上部的烟气通道连通,烟气高温通道、烟气中温通道、烟气低温通道彼此独立密封又依次连通;
所述锅体底部包括中间向上的弧形凸起,两侧从下向上向外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与弧形凸起在下部通过弧形过渡面连接,弧形凸起的内腔为高温火道,其中弧形凸起与设于锅体外壳内侧的耐火材料层之间形成烟气高温通道,为保证密封效果,在耐火材料层两侧分别设有垂直设置的密封挡板。密封挡板设于靠近弧形过渡面内测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宇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宇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8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