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吸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8809.7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7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陈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森化碳吸附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B01D5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马聪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吸附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吸附处理工艺,工艺流程依次包括膜分离(压力)、一次吸附、顺放、升压、二次吸附、顺放、逆放、抽真空和升压6个工序,所述的膜分离(压力)工序为串联分离,采用两个膜分离装置共同进行原料气分离,分离出高纯度气体A经出口阀排出,未过膜的尾气B进入下一工段;所述的尾气B通过底部的进气口阀进入吸附塔,尾气B自下而上经过吸附剂进行一次吸附得到尾气C;沿着原料气输出尾气方向降压,尾气C从吸附塔顶部排出,经过管道输送至进气口阀进入吸附塔,进行二次吸附得到尾气D;沿着原料气输出尾气方向降压,尾气D从吸附塔顶部排出;沿着原料气输出尾气方向逆向降压;打开真空装置对吸附塔抽真空,得到气体E。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附处理工艺领域,涉及一种变压吸附处理工艺。
技术背景
目前,在现有的变压吸附处理技术中,无论是易吸附相得产品,还是难吸附相得产品,如变压吸附制氢技术,或者是即需要从易吸附想获得产品又需要从难吸附想获得产品,如变压吸附从合成氨变换气中脱碳用于尿素生产,吸附塔在进行均压降压ED时,混合气都是从吸附塔的底部流入,经过吸附塔内部的吸附剂吸附后,产品从吸附塔的顶部流出,或者进入到下一个吸附塔进行浓度提纯,或者直接存储到贮存器中。现有的气体分离装置在分离气体的时候都是一次吸附塔完成吸附后即将产品气排出或者贮存,接着对该吸附塔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这种吸附方式造成排出的产品气由于受到吸附塔内的吸附剂的影响,产品气内的杂质含量较多,无法得到纯度高的产品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吸附处理工艺,通过膜分离和吸附工艺,进行有效的、合理的和高效的处理工艺。
1.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压吸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依次包括膜分离(压力)、一次吸附、顺放、升压、二次吸附、顺放、逆放、抽真空和升压9个工序,
(1)膜分离
所述的膜分离(压力)工序为串联分离,采用两个膜分离装置共同进行原料气分离,压力采用150-300Mpa,温度设定为600-700℃,膜面积为25-50m2,分离出高纯度气体A经出口阀排出,未过膜的尾气B进入下一工段;
(2)一次吸附
所述的尾气B通过底部的进气口阀进入吸附塔,吸附塔内压力设定为4-5Mpa,温度设定为20-30℃,尾气B自下而上经过吸附剂进行一次吸附得到尾气C;
(3)顺放
沿着原料气输出尾气方向降压,压力降至0.00-1Mpa;
(4)升压
尾气C从吸附塔顶部排出,经过管道输送至进气口阀进入吸附塔,吸附塔内压力升至4.5-6.5Mpa;
(5)二次吸附
尾气C进行二次吸附得到尾气D;
(6)顺放
沿着原料气输出尾气方向降压,压力降至0.00-0.02Mpa;
(7)逆放
沿着原料气输出尾气方向逆向降压,尾气D从吸附塔顶部排出;
(8)抽真空
打开真空装置对吸附塔抽真空,得到气体E;
(9)升压
将吸附塔压力升至4-5Mpa以便下次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附塔设置有1-10个。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膜分离工艺中膜采用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和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森化碳吸附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市森化碳吸附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8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