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装氧化镁矿物绝缘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9255.2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0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符靓;黄美华;夏世全;陈先华;谢华林;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宝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3/18 | 分类号: | H01B13/18;H01B13/00;H01B1/08;H01B7/02;H01B7/18;H01B7/282;H01B7/29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81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氧化镁 矿物 绝缘 电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装氧化镁矿物绝缘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重质氧化镁粉于850‑950℃高温煅烧除杂,然后与四氟铝酸钾粉均匀混合置于保温炉保温;(2)在装配台上将所需线芯料放入铜管进行坯料装配,将铜管的一端固定;(3)在灌装之前采用磁力分选器清除磁性金属夹杂物,然后将混合粉料灌入铜管内的铜芯周围间隙中,一边灌一边用捣实机构捣实至灌装好;(4)将灌装好混合粉料的线芯铜管进行拉伸‑退火‑再次拉伸‑再次退火处理,直至拉伸出符合设计规格尺寸的线芯铜管。解决了目前氧化镁粉自动灌装法密实度低、抗冲击性能和均匀性差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装氧化镁矿物绝缘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绝缘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矿物绝缘电缆是由无机矿物材料组成的电缆,通常采用氧化镁粉末为矿物绝缘层压缩密实而成,其熔点(2800℃)远远超过铜护套熔点(1083℃),且电阻率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和散热性,作为无机矿物材料,具有高耐火特性、无烟无毒保安全、载流量大、耐过载能力强、耐腐蚀、防水、防爆、机械性能好、敷设方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对安全要求特别高和环境条件特别恶劣的场所。
国内外矿物绝缘电缆的生产工艺可实现批量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预制氧化镁瓷柱法、氧化镁粉自动灌装法和氩弧焊连续焊接法。预制氧化镁瓷柱法是矿物绝缘电缆初期制造方法,也是最原始的生产工艺。采用氧化镁瓷柱法生产矿物绝缘电缆技术成熟,生产工艺简单,当前国内矿物绝缘电缆的生产厂家也基本上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每一个模具环节的设立必须合理,如果一个环节出错,均会对材料利用产生影响。氩弧焊连续焊接法具有生产连续作业、氧化镁自动封闭灌装、产品较长等优点,但该方法设备投资很大,且产品规格相对较为单一,制备成本高,生产过程复杂,产品质量难控制。
根据国内外当前矿物绝缘电缆实际生产现状来看,利用氧化镁粉自动灌装法制备矿物绝缘电缆的工艺逐渐成熟,特别是近年来,国内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一些生产厂家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对该生产工艺流程一直在不断发展和优化,对于氧化镁粉自动灌装法制备矿物绝缘电缆能力也有了较大水平的提升。由于灌粉工艺的连续性,质量可控性不强,在人、机、料、法、环四个质量关键因素上如有失误容易造成产品缺陷,一旦任何一个工序发生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填充氧化镁粉这一工序主要利用捣装杆上的冲头压紧可靠性差,无法确保氧化镁粉均匀分布在铜管中,导致氧化镁粉自动灌装法制备的矿物绝缘电缆质量不稳定,密实度低,抗冲击性能和均匀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装氧化镁矿物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灌装氧化镁矿物绝缘电缆。解决了目前氧化镁粉自动灌装法密实度低、抗冲击性能和均匀性差的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灌装氧化镁矿物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重质氧化镁粉先进行高温排潮处理,将重质氧化镁粉送入于850-950℃高温煅烧除杂,然后与四氟铝酸钾粉均匀混合后,置于保温炉于250-350℃保温,以防止混合物料吸水受潮;
(2)铜管和线芯材料清洗去污,在装配台上将所需线芯料放入铜管进行坯料装配,将铜管的一端固定;
(3)从保温箱内取出混合粉料,在灌装之前采用磁力分选器清除混合粉料中的磁性金属夹杂物,然后将混合粉料灌入铜管内的铜芯周围间隙中,一边灌一边用捣实机构捣实至灌装好;
(4)将灌装好混合粉料的线芯铜管进行拉伸-退火-再次拉伸-再次退火处理,直至拉伸出符合设计规格尺寸的线芯铜管;
(5)对线芯铜管进行浸水检测后,在铜管外周挤塑包外护套,得到灌装氧化镁矿物绝缘电缆。
上述方案中,重质氧化镁和四氟铝酸钾的添加比例为:按照重量份数计,95-98质量份重质氧化镁,2-5质量份四氟铝酸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宝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重庆科宝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