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的抑尘系统及其抑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9346.6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洲;范良华;杜向辉;轩超;李成;王亮;李延锋;张文鹏;白晨波;孙磊;周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B08B15/02;B01D47/06;E01H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坑的抑尘系统,所述基坑内施工形成有通向地面的运输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尘系统包括:
间隔架设于所述运输坡道且呈倒U型的若干道门框;
拉结连接于所述基坑的侧壁与若干所述门框之间的若干固定绳,且若干所述固定绳设置于所述基坑的开口处并交错呈网状;以及
覆盖住所述基坑的开口和所述运输坡道且绑扎固定于所述固定绳的面层,以防止施工产生的扬尘向所述基坑外扩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的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固定绳且位于所述面层下方的若干喷淋头,若干所述喷淋头均与供水管相连通,通过所述喷淋头向所述面层的下方喷水,以对所述基坑内的扬尘进行沉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的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坑内的环境监测仪,所述环境监测仪与若干所述喷淋头控制连接,通过所述环境监测仪监测到所述基坑内的扬尘指数超过设定阈值,以触发所述喷淋头喷水,从而对所述基坑内进行降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的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尘网、安全平网和PVC网格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的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开口处的相对的两侧壁之间施工形成有栈桥;
所述抑尘系统还包括一侧板固定于所述栈桥的侧壁且另一侧板向远离所述栈桥的方向延伸的L形件以及安装于所述L形件向外延伸的侧板的紧绳器,所述固定绳对应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紧绳器,通过转动所述紧绳器的手柄,以收紧所述固定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的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件的两块侧板之间连接有斜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的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固设于所述基坑的侧壁的若干固定环,通过所述固定绳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绳固定于所述基坑的侧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的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包括相对设置且竖直固定于所述运输坡道的侧部的两个立柱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梁,相邻两个所述横梁之间以及所述基坑的侧壁与对应的横梁之间均连接有所述固定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的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的抑尘系统的抑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所述门框,将所述门框间隔架设于所述运输坡道;
提供所述固定绳,将若干所述固定绳拉结连接于所述基坑的侧壁与若干所述门框之间,以于所述基坑的开口处交错呈网状;
提供所述面层,将所述面层与所述固定绳绑扎连接并覆盖住所述基坑的开口和所述运输坡道,从而防止所述基坑内的扬尘向外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3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