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列多轴塔轮增压动力转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9383.7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田小明;杨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动力(海南自贸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春龙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海棠***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列 塔轮 增压 动力 转换 | ||
1.一种纵列多轴塔轮增压动力转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轴套(1)、入水口端座(2)、外套筒(3)、多个第一塔轮单元(41)、多个第一轴杆(61)、多个第二塔轮单元(42)、多个第二轴杆(62)以及第三轴杆(63);所述入水口端座(2)设置在所述外套筒(3)的上端,所述护轴套(1)设置在所述外套筒(3)内且上端穿出所述入水口端座(2),所述入水口端座(2)上设置有多个入水孔(201),所述第一轴杆、第二轴杆以及第三轴杆(63)均套在所述护轴套(1)内,所述第三轴杆(63)设置在所述护轴套(1)的中部,多个所述第一轴杆(61)、多个所述第二轴杆(62)相互交叉地均布在所述第三轴杆(63)的周围,多个第一塔轮单元(4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杆(61)、第二轴杆(62)上,所述第一塔轮单元(41)与所述第一轴杆(61)传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轴杆(62)转动连接,多个第二塔轮单元(4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杆、第二轴杆上,所述第二塔轮单元(42)与所述第二轴杆传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轴杆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塔轮单元(41)位于所述第二塔轮单元(42)的上方,所述第二塔轮单元(42)与所述第一塔轮单元(41)反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列多轴塔轮增压动力转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杆包括多个第一轴杆(61),所述第一塔轮单元(41)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一三角塔齿轮座、第一齿轮套(412)以及多个第一投影无隙满轮叶片(413),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多个第一内齿轮(411),多个第一内齿轮(411)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三角塔齿轮座上,所述第一轴杆(61)穿设在所述第一内齿轮(411)中,所述第二轴杆(62)穿设在所述第一三角塔齿轮座的第一连接孔(417)中,所述第三轴杆(63)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一三角塔齿轮座的第一中心孔(416)内,所述第一齿轮套(412)套在多个所述第一内齿轮(411)的外周上,多个所述第一投影无隙满轮叶片(413)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套(4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列多轴塔轮增压动力转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塔齿轮座包括第一座圈(414)、第一塔座(415),所述第一塔座(415)设置在所述第一座圈(414)上,所述第一塔座(415)的中间设置有所述第一中心孔(416),并且靠近外周的部分均布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417),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孔(417)之间设置有第一缺口槽(418),所述第一内齿轮(411)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槽(418)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列多轴塔轮增压动力转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轮单元(42)包括第二齿轮组、第二三角塔齿轮座、第二齿轮套(422)以及多个第二投影无隙满轮叶片(423),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多个第二内齿轮(421),多个第二内齿轮(421)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三角塔齿轮座上,所述第二轴杆(62)穿设在所述第二内齿轮(421)上,所述第一轴杆(61)穿设在所述第二三角塔齿轮座的第二连接孔(427)中,所述第三轴杆(63)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二三角塔齿轮座的第二中心孔(426)内,所述第二齿轮套(422)套在多个所述第二内齿轮(421)的外周上,多个所述第二投影无隙满轮叶片(423)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套(422)上,并且所述第二投影无隙满轮叶片(423)与所述第一投影无隙满轮叶片(413)反向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纵列多轴塔轮增压动力转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角塔齿轮座包括第二座圈(424)、第二塔座(425),所述第二塔座(425)设置在所述第二座圈(424)上,所述第二塔座(425)的中间设置有所述第二中心孔(426),并且靠近外周的部分均布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427),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孔(427)之间设置有第二缺口槽(428),所述第二内齿轮(421)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槽(428)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动力(海南自贸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洋动力(海南自贸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3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