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合屋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9658.7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齐麟;李苓通;解镇州;潘慧;黄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7/16 | 分类号: | E04B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合屋盖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合屋盖结构,该结构由分别铰接在矩形建筑物的两个短边侧支承墙顶壁上的圆柱体轴承,两块矩形屋盖结构相同,左侧的矩形屋盖的左侧底壁以及右侧的矩形屋盖的右侧底壁分别与对应侧的圆柱体轴承固定相连;在每一个矩形屋盖内沿平行于建筑物长边的方向设置有多根梁,在位于每根梁正下方的短边侧支承墙内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支承柱,每根梁上均连接有预埋件,预埋件均与垂直拉索的上端固定相连;全部的垂直拉索的下端分别和驱动装置固定相连,驱动装置和控制器相连。本发明开合屋盖结构竖向旋转,开启率高,空间利用率好;利用杠杆原理,为屋盖的开合提供合适的驱动系统,构造合理、设计和施工简单,开合过程安全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合屋盖,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竖向旋转式开合屋盖结构。
背景技术
开合屋盖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屋盖的开合方式与建筑方案及使用功能紧密结合,开合的方式也在不断丰富,有平行移动式、空间移动式、绕竖轴旋转式、绕水平轴旋转式、组合式、折叠膜式、可展桁架+柔性屋面材料式等。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是水平移动式,这种形式将屋盖分为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注重建筑的安全性,同时也有开启率较低、需要额外搭建台车和轨道系统等问题。另外,以绕水平轴旋转的竖向旋转式作为开合方式在空间利用率上较高,但是很多建筑在设计时,屋盖边缘直接与外围支承墙相连,没有伸出的外沿,因此不可避免的具有以下缺点:
(1)缺乏合适的驱动系统,进一步导致屋盖的开合不易控制;
(2)仅适用于跨度较小的中小型建筑;
(3)由于立起的屋盖挡住阳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形式的开启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开启率更大、空间利用率更高、安全性更好的开合屋盖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开合屋盖结构,包括分别铰接在矩形建筑物的两个短边侧支承墙顶壁上的圆柱体轴承,两块矩形屋盖结构相同,左侧的矩形屋盖的左侧底壁以及右侧的矩形屋盖的右侧底壁分别与对应侧的圆柱体轴承固定相连,两块矩形屋盖完全闭合时,左侧的矩形屋盖的右壁以及右侧的矩形屋盖的左壁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形成一块水平方向的整体屋盖;
在每一个所述的矩形屋盖内沿平行于建筑物长边的方向前后等距间隔设置有多根梁,在位于每根梁正下方的短边侧支承墙内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支承柱,在位于每一根支承柱外侧的每根梁上均连接有一个预埋件,每一个预埋件均与一根垂直拉索的上端固定相连,左侧的全部的垂直拉索的下端以及右侧的全部的垂直拉索的下端分别和驱动装置固定相连,左侧的垂直拉索以及右侧的垂直拉索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能够带动矩形屋盖开合,所述的驱动装置和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控制器用于向驱动装置输出驱动信号以及速度控制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建筑物的支承柱子内移,使屋盖边缘与支承结构有一定距离,以屋盖包括其内部梁为杠杆,以支承墙包括其内部的支承柱顶部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设置在梁外端点的拉索不仅为竖向旋转式的开合屋盖提供了合适的驱动系统,而且在屋盖闭合状态时提高其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通过铰接将屋盖与建筑支承结构相连,不用搭建台车和轨道,施工更加方便。
3.该竖向旋转式的开合屋盖结构,在开启状态时,屋盖向上竖起,保证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充分连通,使得开启率高,空间利用率好。
4.驱动装置和控制器通过拉索实现对屋盖开合速度的控制,使整个开合过程更加可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开合屋盖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结构完全开启时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结构完全闭合时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