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森林防虫害喷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0255.4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6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志;韩愈;郑滔;胡玉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林联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B01F33/8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刘永来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观山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森林 虫害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森林防虫害喷药装置,包括外壳、鼓风机、文丘里管、农药箱和水箱;文丘里管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布置,文丘里管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进口段、喉部以及扩散段,文丘里管放置在外壳的内部,文丘里管的扩散段竖直朝上贯穿外壳的顶部并且延伸至外壳的上方;鼓风机与文丘里管的进口段连接,农药箱和水箱分别固定在外壳内部,文丘里管的喉部滑动连接有吸管,吸管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沿文丘里管的径向滑动;吸管的数量设置为2个,其中一个吸管与水箱内部连通,另一个吸管与农药箱内部连通。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农药喷洒装置无法对树木从上至下依次进行均匀喷洒导致虫害的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森林防虫害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害虫是指危害森林及林产品的昆虫。中国已知的森林害虫约2400种,其中有生活史、习性和防治方法可查的约450种。最重要的20余种中包括马尾松毛虫(见松毛虫)、微红梢斑螟(见松梢害虫)、日本松干蚧(见松干蚧)、华山松大小蠹、黄脊竹蝗、粗梢双条杉天牛和光肩星天牛(见针叶树天牛)、杨扇舟蛾、榆蓝叶甲(见榆树叶甲)、油茶尺蠖等。它们的侵袭或寄生,可使林木在形态、组织或生理生态上发生一系列不正常的变化,导致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和质量下降,甚至引起林木或整个林分的死亡和生态环境恶化。因此,为了确保森林的正常生长,需要定期对森林进行防虫害农药的喷洒。
常用的农药喷洒装置大多位于地面上,将农药雾化后向上喷洒至树木上,往往喷洒的高度是固定的,无法对树木从上至下依次进行均匀的喷洒,导致虫害的防治效果不佳。
此外,由于森林面积广,农药的喷洒的持续的时间长,农药经过长时间放置后容易分层导致农药的喷洒的浓度不均匀,影响药效。
再者,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当冬天气温过低时,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可能会析出,导致水中的农药的浓度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森林防虫害喷药装置,解决现有的农药喷洒装置无法对树木从上至下依次进行均匀喷洒导致虫害的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森林防虫害喷药装置,包括外壳、鼓风机、文丘里管、农药箱和水箱;所述文丘里管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文丘里管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进口段、喉部以及扩散段,所述文丘里管放置在外壳的内部,所述文丘里管的扩散段竖直朝上贯穿外壳的顶部并且延伸至外壳的上方;所述鼓风机与所述文丘里管的进口段连接,所述农药箱和水箱分别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文丘里管的喉部滑动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沿文丘里管的径向滑动;所述吸管的数量设置为2个,其中一个吸管与水箱内部连通,另一个吸管与农药箱内部连通。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为:
1.设置外壳,外壳用于安装本发明的所有设备,并且起到美观的作用;
2.设置鼓风机和文丘里管、农药箱和水箱,预先在水箱内部储存水,预先在农药箱内部储存高浓度的农药液体,打开鼓风机,鼓风机向文丘里管内部鼓入高速流动的空气,文丘里管的喉部产生负压,文丘里管的喉部通过两个吸管同时分别吸附农药和水,实现农药的稀释,农药进入文丘里管后,气体对农药进行搅拌产生农药喷雾,农药喷雾从文丘里管的扩散段的上端喷出,实现森林防虫害农药的喷洒;
3.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吸管沿文丘里管的径向滑动,使文丘里管的喉部的流通面积发生改变,从而控制流过文丘里管的喉部的气体的流速,文丘里管的喉部的流通的横截面积越小,流过文丘里管的喉部的气体的流速越快,从而喷雾喷洒的高度越高,反之,喷雾喷洒的高度越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吸管往复滑动,从而喷雾可从上至下依次对森林的树木进行农药的喷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林联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林联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0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