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风患者用步行恢复训练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0503.5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7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史若楠;王夏婉;武琳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狄干强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风 患者 步行 恢复 训练 工具 | ||
一种中风患者用步行恢复训练工具,握持部的前端具有供前支撑杆滑动配合的空腔,连接杆中设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两端的周部分别设有副支撑杆,转轴和连接杆之间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以使副支撑杆向前伸出的第一扭簧,在转轴的端部和对应侧的前支撑杆之间还设有用于压制或释放第一扭簧弹性势能的控制件。本发明不仅可避免患者在行走训练中前倾倒地或降低前倾倒地产生的损伤,且体积小巧并与常规助行器无异,便于患者携带、转运,十分适合患者户外恢复训练,提高患者对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中风患者用步行恢复训练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这一“富贵病”也越来越普遍的出现。高血压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此时若不及时治疗并改善饮食锻炼习惯,则极有可能发展至脑梗产生中风。中风患者在治疗后,不仅导致麻木不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的后遗症,而且因肌力减退导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临床实践表明,适度并合理的锻炼对于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极大的改善恢复效果,针对于中风患者步态行走的恢复训练,现有技术中即存在各种助行器以辅助训练。
最为常见的助行器通常包括两个倒置的U形支撑架和用于连接两个U形支撑架的连接杆(即图1中去除两根副支撑杆)。患者握持U形支撑架顶部的握持部,将该助行器抬起并放置于躯干前侧后,再通过手部按压助行器并向前迈步行走,以通过助行器辅助支撑人体部分重量,保持行走过程中的平衡。此类助行器随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操作,但是在训练中由于中风患者手部肌力同样较为虚弱,自身平衡能力不足,容易导致其在按压助行器向前行走过程中以U形支撑架上的前支撑杆为基点向前方倾倒。一旦产生前倾,患者一方面不具备足够的腰腹力量以向后俯仰矫正,另一方面因连接杆的阻挡也无法通过迅速向前迈步停止前倾,故往往使患者头部着地,造成患者头部严重撞击地面而受伤。
为解决上述助行器易导致的前倾事故,现有技术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防跌倒助行器。如CN201920851233.0公开的一种康复训练行走助行器。此类通过增大助行器底盘的体积或重量使得助行器本身重心更加稳定,不容易前倾。但是此类助行器仅适用于室内,不便在复杂地形的室外实施,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使用积极性,进而错过最佳康复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中风患者用步行恢复训练工具,不仅可避免患者在行走训练中前倾倒地或降低前倾倒地产生的损伤,且体积小巧并与常规助行器无异,便于患者携带、转运,十分适合患者户外恢复训练,提高患者对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中风患者用步行恢复训练工具,包括间隔平行分布的两个倒置的U形支撑架和连接在两个U形支撑架前部的连接杆,U形支撑架具有位于顶部的握持部、连接在握持部前端的前支撑杆以及连接在握持部后端的后支撑杆;
握持部的后端与后支撑杆固定连接,握持部的前端具有供前支撑杆滑动配合的空腔,空腔中设有与前支撑杆上端配合的压缩弹簧,前支撑杆与握持部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配合以避免前支撑杆由握持部滑出;连接杆具有中空结构,在连接杆中设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两端的周部分别设有副支撑杆,副支撑杆由开设于连接杆上的穿孔中穿出,转轴和连接杆之间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以使副支撑杆向前伸出的第一扭簧,在转轴的端部和对应侧的前支撑杆之间还设有用于压制或释放第一扭簧弹性势能的控制件,控制件包括固定在转轴端部位置的销轴和设置在前支撑杆上以供销轴插接并滑动配合的滑槽,销轴偏心固定在转轴的端部,滑槽具有沿前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直线段和相接于直线段下端的异形段,直线段的宽度与销轴的轴径相对应,以使销轴位于直线段中时第一扭簧维持形变状态积蓄弹性势能并使副支撑杆与前支撑杆重合,异形段具有与销轴沿转轴中心的转动轨迹相对应的部分,以使销轴进入异形段中时第一扭簧释放弹性势能以将副支撑杆弹出。
优选的,转轴的两端与对应侧的前支撑杆之间均设有所述控制件。
优选的,转轴的中部具有小直径段,第一扭簧套装在小直径段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0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