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0580.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2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邬亚斌;庄烨;王力;叶凯;张翼;巫毅飞;罗昌河;赵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 |
地址: | 364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a)将聚氨酯海绵进行紫外光照射,得到预处理后的聚氨酯海绵;b)将所述预处理后的聚氨酯海绵置于浸渍液中,浸渍完成后,在50~120℃下反应,得到油水分离材料;所述浸渍液包括A液和B液;所述A液由包括正硅酸乙酯、第一溶剂、氨水和水的原料制备得到;所述B液由包括烷氧基硅烷、氨水和第二溶剂的原料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制备的油水分离材料超疏水、超亲油,整个处理工艺不涉及强酸、强碱和毒性物质,安全性较高,二次污染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成熟的油水分离的方法主要有离心法、重力法、吸附法、浮选法、生物氧化法和膜分离法等。综合来看,选择油水分离方法时需考虑当时的水处理环境以及分离体积等因素。吸附法具有设备简单、出水水质较好、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使用原位吸附法进行油水分离是一种可以将废油收集回收的方式,在解决油污废水污染问题的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传统的油水分离材料的界面浸润特性不明显,吸油性和抗水性均较弱,在吸油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分,分离效率较低,仅有50%左右,影响材料的使用效果。如活性炭、油硅胶、毛毡、分子筛等吸油材料,虽然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但由于吸附容量小、选择性差及成本高等因素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亟需高吸附量、油水分离效率高、来源广泛且经济适用的新型油水分离材料。
目前已有大量科研机构及高校开展高吸附量、循环使用性能好的油水分离材料研究,如中国专利CN 11039394 A公开了一种超疏水超亲油聚氨酯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铬酐和浓硫酸配成铬酸溶液对海绵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将甲基三氯硅烷和正己烷(甲苯、丙酮)等试剂混合得到改性剂,对预处理后的海绵进行超疏水改性,得到超疏水超亲油聚氨酯海绵。该方法采用商用聚氨酯海绵作为吸附材料,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且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同时,也存在比较显著的问题:预处理和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具毒性气体和有机污染物,操作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且后续废液处理难度较大,使其工业化生产受到一定限制。中国专利CN110684234 A公开了一种简单、低成本的超轻、超疏水海绵的制备方法,通过强氧化剂以改性制备得到超疏水-超亲油海绵,该方法所制备疏水亲油海绵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循环吸附能力,在反复挤压和循环利用后能保持其原貌以及吸附性能。但是,该方法所用试剂涉及含强氧化剂如:双氧水、过硫酸钾、过硫酸铵、高铁酸钾等,强氧化剂的浓度高,不仅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产生的废液处理难度大,若是处理不当,更是会对水体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
可以看出,现有的超疏水超亲油吸附材料,多数采用正己烷或甲苯类试剂作为反应溶剂,改性剂使用甲基三氯硅烷等挥发性刺激气体。预处理过程存在强酸试剂污染、制备过程中挥发性气体具有毒性和刺激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吸附材料制备过程的处理液和改性液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后期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油水分离材料超疏水、超亲油,整个处理工艺不涉及强酸、强碱和毒性物质,安全性较高,二次污染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氨酯海绵进行紫外光照射,得到预处理后的聚氨酯海绵;
b)将所述预处理后的聚氨酯海绵置于浸渍液中,浸渍完成后,在50~120℃下反应,得到油水分离材料;
所述浸渍液包括A液和B液;
所述A液由包括正硅酸乙酯、第一溶剂、氨水和水的原料制备得到;
所述B液由包括烷氧基硅烷、氨水和第二溶剂的原料制备得到。
优选的,步骤a)中,将所述聚氨酯海绵进行紫外光照射前,还包括将聚氨酯海绵进行超声清洗,所述超声清洗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0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