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沙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0706.4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胤;蒋晓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1/125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泥沙 分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沙分离器,包括预处理机构,所述的预处理机构包括污水池和倾斜设置在污水池内部的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筛孔,所述的隔板位置较低的那一端转动连接在污水池上,另一端搭设在污水池的侧壁上,所述的隔板与污水池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与污水池转动连接的排污门,所述的排污门与隔板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的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排污门和隔板上;所述的污水池底部连通有泥沙分离机构,所述的泥沙分离机构包括排水管和设置在排水管上的排水泵,所述的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污水池底部和旋流器相连通。相比于传统装置,本装置可以将泥浆水中的砂石、污泥和水分离开,从而实现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沙分离器。
背景技术
建筑打桩是非开挖方式中的前沿,而在打桩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打桩泥浆水。这种打桩泥浆水是一种水中含有定量的微细泥颗粒的悬浮液体,它具有定粘度,长时间静置也难以分层。所以工人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需要及时的将这些泥浆水处理掉。而现在普遍的处理方式是用槽罐车把现场泥浆水运到郊外垃圾场,让其自然风干。但是这种处理方式较为原始落后,不仅费用高而且效率低,在面对施工紧张的情况下,槽罐车昼夜运输尚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而且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泥浆水四溢令人难以插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沙分离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沙分离器,包括预处理机构,所述的预处理机构包括污水池和倾斜设置在污水池内部的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筛孔,所述的隔板位置较低的那一端转动连接在污水池上,另一端搭设在污水池的侧壁上,所述的隔板与污水池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与污水池转动连接的排污门,所述的排污门与隔板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的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排污门和隔板上;所述的污水池底部连通有泥沙分离机构,所述的泥沙分离机构包括排水管和设置在排水管上的排水泵,所述的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污水池底部和旋流器相连通;所述的旋流器的底流口处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的排水机构包括与旋流器底流口相连通的储沙箱和设置在储沙箱上的横板,所述的横板远离旋流器的那一侧与储沙箱转动连接,另一侧贯穿储沙箱,所述的横板中间位置设置有滤板,所述的储沙箱远离旋流器的那一侧设置有与储沙箱转动连接的箱门,所述的储沙箱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位于污水池上方;所述的横板上设置有振动机构,所述的振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排水管内部的叶轮和设置在排水管外侧且与叶轮固定连接的转盘,所述的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拨杆,所述的横板位于相邻两个拨杆之间且储沙箱上设置有与横板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的滑槽位于储沙箱内部的那一侧设置有与横板固定连接的挡板,所述的横板与储沙箱之间还设置有振动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旋流器的溢流管出口处设置有泥水分离机构,所述的泥水分离机构包括设置在旋流器的溢流管出口下方的电热仓和脱水仓,所述的脱水仓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一侧连接有转动电机且其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的螺旋叶片的螺距沿着转动轴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转动轴上还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动环,所述的脱水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位于相邻的两个转动环之间,所述的脱水仓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的脱水仓远离转动电机的那一侧设置有出泥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脱水仓下方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的过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脱水仓底部的水箱和设置在水箱内的滤芯,所述的滤芯上方设置有与水箱滑动连接的刮板,所述的刮板上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的水箱侧壁设置与其转动连接的箱门,所述的箱门上设置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出泥口处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的收集机构包括设置在出泥口下方的收集箱和设置在收集箱内部的升降板,所述的升降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收集箱固定连接的升降弹簧,所述的升降板一侧贯穿收集箱,所述的收集箱上设置有与升降板相配合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0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