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1382.6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祥;王希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边外香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97/02;C08L99/00;C08L89/00;C08L1/18;C08L71/02;C08L67/04;C08K3/34;C08K5/11;A01G13/02;C08J7/04;C08J7/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地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甘蔗残渣25‑35份、土豆残渣15‑25份、玉米秸秆15‑25份、化学纤维10‑15份、柠檬酸酯类增塑剂15‑25份、防水剂3‑8份、高分子聚合物粘合剂5‑10份。本发明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选用甘蔗残渣、土豆残渣、玉米秸秆为原料可以有效利用植物残渣制备出具有较好的可降解性、胶质含量高、聚合能力强、延展性较好且具备相当的使用稳定性。根据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地膜将植物废弃物进行了再利用,价格低廉,解决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目前使用的农膜以化纤作原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可在田间残留几十年不降解,连年使用导致碎膜逐年累积于土壤耕层,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根系生长受阻,后茬作物减产。
植物纤维地膜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多。它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适当加工处理制成的地膜,因其材料来源广泛,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环保性和培肥土壤的特性,所以植物纤维地膜成为将来地膜发展的趋势。这已成为国内外业界的共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植物纤维中的草浆地膜主要是将麦秆、牧草、稻草等秸秆或植物残体,使用碎浆机磨成草浆,加入添加剂后制成地膜使用,其保水性较好,材料来源广泛,使用成本较低,使用过程中不受地形限制,但是草浆地膜存在胶质含量低、聚合能力差、延展性较差等问题。
因此,研制一种胶质含量高、聚合能力强、延展性较好的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选用甘蔗残渣、土豆残渣、玉米秸秆为原料可以有效利用植物残渣制备出胶质含量高、聚合能力强、延展性较好的可降解地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降解地膜,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甘蔗残渣25-35份、土豆残渣15-25份、玉米秸秆15-25份、化学纤维10-15份、柠檬酸酯类增塑剂15-25份、防水剂3-8份、高分子聚合物粘合剂5-10份。所述土豆残渣为土豆皮和剩余的土豆块等废料,所述甘蔗残渣为甘蔗皮和剩余的甘蔗残块等废料。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甘蔗残渣30份、土豆残渣20份、玉米秸秆20份、化学纤维12份、柠檬酸酯类增塑剂19份、防水剂6份、高分子聚合物粘合剂7份。
优选地,所述化学纤维为硝酸脂纤维和人造蛋白纤维,所述硝酸脂纤维和所述人造蛋白纤维按重量份数比1:1。
优选地,还包括滑石粉和硅灰石粉5-10份,所述滑石粉和所述硅灰石粉按重量份数比1:1。
优选地,还包括滑石粉和硅灰石粉8份,所述滑石粉和所述硅灰石粉按重量份数比1:1。
优选地,所述防水剂为丙烯酸酯乳液或硅溶胶。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粘合剂为聚乙二醇和聚羟基脂肪酸酯,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按重量份数比1:2。
一种可降解地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重量份数称取甘蔗残渣、土豆残渣、玉米秸秆在80-100℃进行烘干至含水率3-5%,再将烘干脱水后的甘蔗残渣、土豆残渣和玉米秸秆的混合原料放入颗粒机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80-100r/min,搅拌时间30-50min,形成混合颗粒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边外香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边外香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13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