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浮作动器的气浮台干扰力矩模拟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1722.5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边志强;施伟璜;徐凯;孙星;洪振强;栗双岭;周丽平;陈晓;袁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7/00 | 分类号: | B64G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浮作动器 浮台 干扰 力矩 模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磁浮作动器的气浮台干扰力矩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模拟卫星的振动源进行傅里叶分析,确定气浮台试验中需要施加的干扰力矩的幅值和频率;
步骤2:根据磁浮作动器的安装位置和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需要施加的干扰力矩的幅值和频率,计算不同频率下磁浮作动器作用力;
步骤3:根据磁浮作动器作用力,计算不同频率对应的电流幅值,并通过电流发生器输出到磁浮作动器线圈,和固定的匀强磁场作用产生需要的干扰力矩;
在所述步骤1中,根据卫星设计以及试验数据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常值干扰力矩A0、帆板振动产生的干扰力矩频率f1和幅值A1、飞轮产生的干扰力矩频率f2和幅值A2、天线驱动产生的干扰力矩频率f3和幅值A3、环境干扰力矩频率f4和幅值A4,从而得到干扰力矩的信号形式为:
d1=A1cos(2πf1t),
d2=A2cos(2πf2t),
d3=A3cos(2πf3t),
d4=A4cos(2πf4t),
合成的干扰力矩形式为:
d=A0+A1cos(2πf1t)+A2cos(2πf2t)+A3cos(2πf3t)+A4cos(2πf4t)
其中,t是相对初始时刻的时间;
所述步骤2中,根据磁浮作动器线圈中点到气浮台质心的距离得到对应力的输入形式为:
其中,L是磁浮作动器线圈中点到气浮台质心的距离 ;
所述步骤3中,根据电磁原理,通过对磁场中线圈施加控制电流的方式产生不同频率的控制力,从而产生需要的干扰力矩,能够输出更高带宽的干扰力矩;
所述步骤3中根据磁浮作动器的磁场常数,得到控制电流的输出为:
其中K是磁浮作动器输出力和电流比例常数;
由电流生成器分别产生常值电流频率为f1幅值为的电流、频率为f2幅值为的电流、频率为f3幅值为的电流、频率为f4幅值为的电流;并通过脉宽调制产生需要的输出电流。
2.一种基于磁浮作动器的气浮台干扰力矩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M1:模拟卫星的振动源进行傅里叶分析,确定气浮台试验中需要施加的干扰力矩的幅值和频率;
模块M2:根据磁浮作动器的安装位置和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需要施加的干扰力矩的幅值和频率,计算不同频率下磁浮作动器作用力;
模块M3:根据磁浮作动器作用力,计算不同频率对应的电流幅值,并通过电流发生器输出到磁浮作动器线圈,和固定的匀强磁场作用产生需要的干扰力矩;
在所述模块M1中,根据卫星设计以及试验数据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常值干扰力矩A0、帆板振动产生的干扰力矩频率f1和幅值A1、飞轮产生的干扰力矩频率f2和幅值A2、天线驱动产生的干扰力矩频率f3和幅值A3、环境干扰力矩频率f4和幅值A4,从而得到干扰力矩的信号形式为:
d1=A1cos(2πf1t),
d2=A2cos(2πf2t),
d3=A3cos(2πf3t),
d4=A4cos(2πf4t),
合成的干扰力矩形式为:
d=A0+A1cos(2πf1t)+A2cos(2πf2t)+A3cos(2πf3t)+A4cos(2πf4t)
其中,t是相对初始时刻的时间;
所述模块M2中,根据磁浮作动器线圈中点到气浮台质心的距离可得到对应力的输入形式为:
其中,L是磁浮作动器线圈中点到气浮台质心的距离 ;
所述模块M3中,根据电磁原理,通过对磁场中线圈施加控制电流的方式产生不同频率的控制力,从而产生需要的干扰力矩,能够输出更高带宽的干扰力矩;
所述模块M3中根据磁浮作动器的磁场常数,得到控制电流的输出为:
其中K是磁浮作动器输出力和电流比例常数;
由电流生成器分别产生常值电流频率为f1幅值为的电流、频率为f2幅值为的电流、频率为f3幅值为的电流、频率为f4幅值为的电流;并通过脉宽调制产生需要的输出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17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