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高铁线路分段拼装及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2150.2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起建;潘伟;王江;张根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江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邓寅杰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线 分段 拼装 步履 式顶推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高铁线路分段拼装及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包括安装步履机与平台、拼装结构主体第一节段、顶升构件、前移构件、水平千斤顶收缸回程、竖向千斤顶收缸回程、拼装结构主体第二节段和整体落梁等步骤,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全部顶推就位仅需5次天窗封锁,对临海站及天桥下方杭深线的持续运营影响极小,在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前提下,保证了当地群众的出行方便,同时避免了起重设备、支撑设施的安拆、维护费用以及线路长期停运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铁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跨高铁线路分段拼装及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对于高速铁路的需求持续上升,大量既有线路急需改建、扩建,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跨高铁线路设施的建造量,如何在尽量减少对既有高铁线路运营的影响,同时顺利完成跨线结构的施工,是国内高铁系统升级的一大痛点。此类工程往往施工难度较大,但目前这方面可借鉴的施工经验较少,对于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较为迫切。
一般天桥等大型钢结构工程多采用汽车吊等起重设备逐个吊起单个构件(或少数构件组成的单元部品)至设计位置进行空中拼装,或者搭设临时支撑系统进行拼装,这些工艺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十分成熟,操作简单,进度较快,同时安全可靠。但由于本工程涉及运营中的高铁线路,场地十分有限,若长期停运,不但工程本身经济成本巨大,对当地社会、经济等也将造成极大损害。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跨高铁线路分段拼装及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高铁线路分段拼装及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跨高铁线路分段拼装及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步履机与平台
(1)在步履机安装平台前,先根据构件尺寸、重量等参数计算、选择适宜的步履机型号和数量以及布设位置,然后根据设计图纸放出顶推方向线和平面位置线。
(2)根据步履机的结构特点,步履机的安装平台可采用搁放平台支架方式,该方式主要由一个搁墩、一台步履机、分配梁及垫块若干以及一个搁放平台组成,分配梁及搁放平台一般采用钢箱梁或由多块H型钢拼接而成,通过适当调整搁放平台高度,可调整构件拼装平台高度,为最后的落梁步骤减少作业量。
2、拼装结构主体第一节段
将构件第一节段的下弦杆放置于布设完毕的步履机上,然后进行其余斜杆、上弦杆等部位的拼装,导梁可与主体同步拼装,也可待第一阶段拼装完成后再行拼装。
3、顶升构件
通过控制系统伸缸到设定活塞行程,顶升竖向千斤顶将钢箱梁顶起,离开搁墩距离,每次顶升升距离为30mm左右,需要用时20秒左右。
4、前移构件
构件顶升完成后略作静置,迅速检查各部位状态,确保构件无形变、倾覆等隐患,确认各步履机工作正常后,通过控制系统同步控制所有处于顶升状态步履机的水平千斤顶伸缸,通过位移传感器将设定好的距离反馈给控制系统,推动水平千斤顶将钢箱梁前移,水平顶推600mm需要用时40秒左右。
5、水平千斤顶收缸回程
完成一个顶推行程后,再次迅速开展检查,确认无误后控制各步履机水平千斤顶收缸回程600mm,需要用时40秒左右,水平千斤顶收缸回程原始状态,完成一个行程顶推,循环施工,顶推第一节段至预订位置,一般循环5次左右要对构件进行一次观测,确认其端部挠度是否超限,水平位置是否发生偏移等,确认无误后继续顶推。
6、竖向千斤顶收缸回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