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媒体的住户认证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2453.4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7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兰雨晴;余丹;杨文昭;王丹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K9/00;G10L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技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 代理人: | 张国香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媒体 住户 认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多媒体的住户认证方法和系统,其通过对关于目标对象的脸部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此提取得到相应的脸部特征信息、嘴部张合动作信息和语音信息,利用该脸部特征信息对该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合法性进行初步判断,利用该嘴部张合动作信息和该语音信息,判断目标对象的嘴部动作与说话发音之间的同步,继而对该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合法性进行二次判断,从而对该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认证,这样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多媒体数据采集后,利用相应的脸部特征信息、嘴部张合动作信息和语音信息对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进行两次识别判断,从而有效地提高住户身份认证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以及改善住户识别认证的有效性和智能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识别认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多媒体的住户认证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小区都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通过该视频监控设备对进入住宅小区的人员进行监控,从而确定相应人员是否为住户并对应地控制住宅的门禁系统,以此提高住宅小区的安全性。但是,上述视频监控的方式需要对录制得到的视频进行人工查证,这不仅需要耗费额外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视频甄别,并且还严重地影响住户身份认证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其无法对大量监控视频进行快速的和可靠的识别处理,从而不利于改善住户识别认证的有效性和智能化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基于多媒体的住户认证方法和系统,其通过对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进行录像拍摄和声音采集,以此获得包括该目标对象的脸部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的多媒体数据,并对该多媒体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从该预处理后的多媒体数据中提取得到关于该目标对象的脸部特征信息、嘴部张合动作信息和语音信息,并根据该脸部特征信息,确定该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从而初步判断该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合法性,再根据该嘴部张合动作信息与该语音信息,判断该目标对象的嘴部动作与说话发音之间的同步性,并根据该同步性的判断结果,对该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合法性进行二次判断,从而实现对该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认证;可见,该基于多媒体的住户认证方法和系统通过对关于目标对象的脸部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此提取得到相应的脸部特征信息、嘴部张合动作信息和语音信息,再利用该脸部特征信息对该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合法性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利用该嘴部张合动作信息和该语音信息,判断目标对象的嘴部动作与说话发音之间的同步性,继而对该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合法性进行二次判断,从而实现对该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认证,这样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多媒体数据采集后,利用相应的脸部特征信息、嘴部张合动作信息和语音信息对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进行两次识别判断,从而有效地提高进行住户身份认证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以及改善住户识别认证的有效性和智能化程度。
本发明提供基于多媒体的住户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进行录像拍摄和声音采集,以此获得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的多媒体数据,并对所述多媒体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S2,从所述预处理后的多媒体数据中提取得到关于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特征信息、嘴部张合动作信息和语音信息,并根据所述脸部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从而初步判断所述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合法性;
步骤S3,根据所述嘴部张合动作信息与所述语音信息,判断所述目标对象的嘴部动作与说话发音之间的同步性,并根据所述同步性的判断结果,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合法性进行二次判断,从而实现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住户身份认证;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对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进行录像拍摄和声音采集,以此获得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的多媒体数据,并对所述多媒体数据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S101,对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区域进行扫描录像拍摄和多角度方位声音采集以此获得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脸部动态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的多媒体数据,其中,所述扫描录像拍摄和所述多角度方位声音采集是同步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钛锰单液流电池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考勤管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