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级孔氮氟掺杂碳材料工作电极的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2607.X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7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高书燕;刘笑辰;张一;陈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44;H01G11/2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级 孔氮氟 掺杂 材料 工作 电极 超级 电容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级孔氮氟掺杂碳材料工作电极的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器包括酸性三电极体系、碱性三电极体系、酸性两电极体系和碱性两电极体系,所述多级孔氮氟掺杂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3619.244m2/g,含有大量微孔、介孔及大孔;
所述酸性三电极体系以涂覆有多级孔氮氟掺杂碳材料、乙炔黑和12wt% PTFE乳液的混合浆料的不锈钢板网电极片为工作电极,以不锈钢板网电极片为辅助电极,以硫酸亚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硫酸溶液为电解液,该酸性三电极体系在1A/g的恒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550.0F/g,在20A/g的大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312F/g,且测试曲线表现出良好的对称性,体现出其优越的倍率性能,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即使在200mV/s的扫描速率下,测试曲线仍然表现出良好的矩形形状,该电极在电流密度为30A/g时经10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达到94.5%,表现出其卓越的循环稳定性;
所述碱性三电极体系以涂覆有多级孔氮氟掺杂碳材料、乙炔黑和12wt% PTFE乳液的混合浆料的不锈钢板网电极片为工作电极,以不锈钢板网电极片为辅助电极,以氧化汞电极参比电极,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该碱性三电极体系在1A/g的恒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503.0F/g,在20A/g的大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312.5F/g,且测试曲线表现出良好的对称性,体现出其优越的倍率性能,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即使在200mV/s的扫描速率下,测试曲线仍然表现出良好的矩形形状;
所述酸性两电极体系以涂覆有多级孔氮氟掺杂碳材料、乙炔黑和12wt% PTFE乳液的混合浆料的不锈钢板网电极片为工作电极,以不锈钢板网电极片为辅助电极,以硫酸溶液为电解液,该酸性两电极体系在1A/g的恒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407.0F/g,且测试曲线表现出良好的对称性,体现出其优越的倍率性能,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即使在200mV/s的扫描速率下,测试曲线仍然表现出良好的矩形形状;
所述碱性两电极体系以涂覆有多级孔氮氟掺杂碳材料、乙炔黑和12wt% PTFE乳液的混合浆料的不锈钢板网电极片为工作电极,以不锈钢板网电极片为辅助电极,以氧化汞电极参比电极,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该碱性两电极体系在1A/g的恒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366.0F/g,且测试曲线表现出良好的对称性,体现出其优越的倍率性能,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即使在200mV/s的扫描速率下,测试曲线仍然表现出良好的矩形形状;
所述多级孔氮氟掺杂碳材料的具体制备过程为:
步骤S1:将生物质碳源菠萝蜜外表皮4g和氟化铵盐0.8g在反应容器中充分混合均匀,并在室温条件下静置12h得到物料A;
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物料A转移到瓷舟中并置于管式炉内,在以氮气为保护气的情况下从室温经过60min升温至300℃并于300℃保持60min,然后再经过60min升温至600℃并于600℃碳化处理2h,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物料B;
步骤S3:将0.5g步骤S2得到的物料B与KOH固体按质量比1:4的比例混合,再加入5-7mL去离子水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室温条件下静置8h后于105℃烘箱中烘干得到物料C;
步骤S4:将步骤S3得到的物料C转移到镍舟中并置于管式炉里,在以氮气为保护气的情况下从室温经过140min升温至700℃后并于700℃活化处理2h,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物料D;
步骤S5:将步骤S4得到的物料D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加入摩尔浓度为2mol/L的盐酸溶液浸泡12h,用高纯水洗涤至滤液的pH为中性,然后于105℃干燥12h得到多级孔氮氟掺杂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6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