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验用自动注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3174.X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4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玲;朱凤;丁晶;蔡伊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F35/71 | 分类号: | B01F35/71;B01F35/222;B01F35/213;B01F101/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秋红;方媛葶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验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验用自动注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内设储液容器;设置在底座上的开袋机构、设置在底座上的注液机构、主控制器、电源机构,开袋机构包括开袋件、设于开袋件上的电磁体、开袋驱动件、导向件以及设于均质袋两侧壁上的磁性件,均质袋夹设于两个开袋件之间,电磁体用于吸引均质袋上的磁性件,开袋件与导向件配合,沿导向件移动;注液机构在注液驱动件的带动下将注液口移动至与已开袋的均质袋袋口对应设置,通过注液泵向均质袋内注液。本发明从开袋到注液、封袋实现自动化,避免人工参与,改善开袋不便的问题,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使试验的准确性显著提高本发明亦可用于条件不具备的现场或实验室进行样品前处理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验用自动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时,需要在洁净室进行,常规操作是:首先将均质袋打开,然后将样品放入均质袋再加入一定量的稀释液或培养液,再进行后续操作。这样做的缺点是:首先必须要具备满足洁净度要求的洁净室;其次,实际工作中的均质袋通常是使用橡皮泥等粘性物质分别黏贴在均质袋搁板的两侧,进而人工捏合均质袋搁板从而将均质袋两边粘住打开完成开袋操作,当遇到样品为粉末状或有油性/水性样品时,均质袋的袋壁容易有粉末或油水粘粘,直接粘合在均质袋搁板两侧的粘性物质将无法黏贴均质袋,造成开袋失败;第三,整个开袋、加稀释液或者培养液的流程仍然需要人工操作,增加劳动力,降低工作效率,且有污染样品的风险,导致最终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检验用自动注液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内设储液容器;
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个开袋机构,其包括:用于打开均质袋袋口的两个开袋件、设于所述开袋件上的电磁体、开袋驱动件、至少一个导向件以及设于所述均质袋两侧壁上的至少一对相对吸合的磁性件,所述均质袋夹设于两个所述开袋件之间,所述电磁体用于吸引所述均质袋上的磁性件,所述开袋件与所述导向件配合,沿所述导向件移动;
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注液机构,其包括:内设注液管的注液本体、带动所述注液本体移动的注液驱动件,所述注液本体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注液本体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均质袋注液的注液口,所述注液本体包括将所述储液容器中的液体吸引至所述注液口的注液泵,所述注液管分别与所述储液容器和所述注液口连通设置;
与所述开袋驱动件、所述注液驱动件和所述注液泵通信连接的主控制器;
为所述开袋机构、所述注液机构、所述注液泵和所述主控制器供电的电源机构;
所述注液机构在所述注液驱动件的带动下将所述注液口移动至与已开袋的均质袋袋口对应设置,通过所述注液泵向所述均质袋内注液。
优选地,两个所述开袋件相对设置,所述电磁体分别设于两相对设置的两个开袋件的相对的两面;
所述导向件为导槽,所述开袋件底部设有在所述导槽内滑动的导向块,两个所述开袋件通过所述导向块沿所述导槽移动,两所述导向块在所述导槽内移动方向相反;
或者,所述导向件为导轨,所述开袋件底部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导向凹槽,两个所述开袋件通过所述导向凹槽沿所述导轨移动,两所述导向凹槽在所述导轨上移动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注液驱动件通过旋转盘带动所述注液本体旋转,所述注液本体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注液管贯穿所述旋转盘延伸至所述储液容器中。
优选地,所述注液本体包括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的立柱以及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注液件,所述注液件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注液口,所述注液口和所述立柱连接至所述注液件的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3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