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3285.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4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天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16/18;G16Y10/35;G16Y40/10;G08B17/00;G08B17/10;G08B19/00;G08B25/08;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丁倩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消防 远程 监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管系统,其包括,物联网终端传输设备、交换模块、大数据服务与分析中心、管理云平台及用户终端,所述物联网传输设备由多种传感器组成,用于感知环境信息;所述管理云平台与所述交换模块通信连接,以负责所述物联终端传输设备的信息配置;所述管理云平台与所述物联网终端传输设备通信连接,以接收所述物联网传输设备感知的所述环境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智慧消防远程监管系统可简化整个无线网络,降低了网络部署的难度,同时网络系统故障几率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消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消防是一种先进的解决方案,与传统消防相比,注重打通各系统间的信息孤岛、提升感知预警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通过更早发现、更快处理,将火灾风险和影响降到最低。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消防绝不仅仅是消防设备数据联网到平台,而是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AI、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实现环境感知、行为管理、流程把控、智能研判、科学指挥等目标。“智慧消防”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最新技术,配合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火警智能研判等专业应用,实现城市消防的智能化,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保障消防设施的完好率、改善执法及管理效果、增强救援能力、降低火灾发生及损失。
目前,市场上的智慧消防系统主要通过两种网络架构方式,一种利用蜂窝的GPRS或者4G/5G等流量通道,直接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另一种采用Wifi、Zigbee、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利用短距离无线网络将各种传感器信息汇聚到网关节点,将相关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上。
然而,在复杂的实施环境内部署无线系统,信号受到环境影响较大,若采用蜂窝的GPRS或4G/5G等流量通道,对于偏远或者郊区等没有电信基站覆盖的来说并不合适,产生过高的耗损及资费;而采用Zigbee、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技术,需要通过多个无线信号中继设备来延长通信距离,使得整个无线网络变得更复杂,增加了网络部署的难度,同时网络系统故障几率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管系统解决现有信号受到环境影响较大或部署难度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管系统,其包括:物联网终端传输设备、交换模块、大数据服务与分析中心、管理云平台及用户终端,所述物联网传输设备由多种传感器组成,用于感知环境信息;所述交换模块与所述物联网终端传输设备通信连接,以负责所述物联终端传输设备的信息配置;所述管理云平台与所述交换模块通信连接,以接收所述物联网传输设备感知的所述环境信息;所述大数据服务与分析中心与所述管理云平台通信连接,以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进行数据的清洗与分析,完成数据的交换与分发;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管理云平台通信连接,以通过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查看及操作;通信连接采用传输协议实现,包括LoRa及NB-IoT,其中当在运营商NB-IoT基站的信号能够覆盖的地区,通过NB-IoT协议,实现数据传输,而当运营商NB-IoT基站的信号无法覆盖时,使用LoRa技术进行组网。
进一步,所述物联网终端传输设备包括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烟雾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电气火灾报警器、水压报警器、水位报警器及防火门磁报警器;所述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分别与所述烟雾报警器、所述可燃气体报警器、所述电气火灾报警器、所述水压报警器、所述水位报警器及所述防火门磁报警器通信连接,并与所述交换模块及所述管理云平台通信连接。
进一步,当能接收到运营商NB-IoT基站的信号时,采用NB-IoT烟感设备,在设备底座内置NB-IoT无线模块,该NB-IoT无线模块可直接将数据发送到运营商NB-IoT基站,再通过运营商网络上传到所述管理云平台。
进一步,所述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与所述管理云平台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控制命令、信息上传和信息查询等,均采用发送/确认或请求/应答模式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天网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天网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3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