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机气缸盖罩油气预分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3771.2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0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媛;宋佳;张凯;范祥敏;李守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F02F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杜丹丹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缸盖 油气 分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柴油机气缸盖罩油气预分离系统,包括气缸盖板、预分离盖板、多个预分离组件,所述预分离盖板连接在气缸盖板内部并与气缸盖板形成预分离内腔,所述气缸盖板具有加油口、出气口,所述预分离盖板具有多个回油槽,所述预分离组件包括多孔板、挡板、以及无纺布,所述挡板卡接在所述预分离盖板顶面;所述多孔板与所述挡板间隔设置,沿高温混合气流方向上看,所述多孔板位于所述无纺布的后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多个预分离组件实现大油滴的收集,利用无纺布对有机物的吸附量大,吸附速度迅速,对高速混合气中的细小油滴进行吸附,最终减少油排入大气中,能够很好的对油气进行分离,以达到排入大气的要求,减少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机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油气预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运行过程中,活塞燃烧室内的高压可燃混合气和已燃气体,少量会通过活塞环的开口、活塞裙部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漏入曲轴箱内造成窜气。窜气的成份:未燃的混合气、燃烧废气、少量水蒸气等。窜气随着柴油机的运行不断聚集造成曲轴箱压力的上升。窜气聚集在曲轴箱内,不但影响机油的品质,还会因为压力太大影响曲轴箱的密封。此外,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和提高经济型,在柴油机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设计和验证。
现阶段柴油发动机主流的曲轴箱通风系统中,气缸盖罩内部采用迷宫的型式:延长混合气的走线,提高混合气的流速。但是混合气中的细小油滴还是会从出气口进入大气中。或者布置多个孔板(密布小孔)的形式,细小油滴还是会进入大气中。
如申请号10804993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气缸盖罩内置油气分离系统”,内置油气分离器,包括:盖罩本体以及设置在该盖罩本体一侧的迷宫腔体和底盖,所述迷宫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盖罩外部的出气接管,顶部开设有呼吸器插口;该迷宫腔体内设有粗滤孔板、迂回式整流结构、精滤孔板和隔位板。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发现,现有技术中气缸盖罩油气预分离装置设有粗滤孔板和迂回式整流结构,其可以用于油气分离,但超大油滴(直径大于10um的油滴)与大油滴(指油滴直径为2~10um)容易混杂,且不具有油滴吸附和导流效果,会导致进入精滤孔板的油滴直径仍然很大,对于处理小油滴(指油滴直径为0.1~2um)有非常大的影响;现有技术所公开的迂回式整流结构无法解决油气混合物在高速碰撞时产生的油滴二次破碎(碰撞飞溅)问题,油滴流经碰撞迂回式整流结构后无法吸附回收,仍会随着油气混合物流向出口,分离效率低下。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气缸盖罩内油气分离系统无法对细小的油滴难以分离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柴油机气缸盖罩油气预分离系统,包括气缸盖板、预分离盖板、多个预分离组件,所述预分离盖板连接在气缸盖板内部并与气缸盖板形成预分离内腔,预分离内腔具有供高温混合气流进入口,所述气缸盖板具有加油口、出气口,所述预分离盖板具有多个回油槽,多个预分离组件间隔的连接在所述预分离盖板顶面,并位于预分离内腔内,多个预分离组件与多个回油槽交替间隔排列,沿高温混合气流方向上看,预分离组件位于回油槽前;
所述预分离组件包括多孔板、挡板、以及通过超声波焊接在挡板上的无纺布,所述挡板卡接在所述预分离盖板顶面;所述多孔板与所述挡板间隔设置,沿高温混合气流方向上看,所述多孔板位于所述无纺布的后方
高温混合气流由高温混合气流进入口进入预分离内腔,依次经过多个预分离组件后,大油滴流入回油槽,无纺布吸附小油滴,经过分离后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3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压缩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可以自动定位的升举机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