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自主水下航行器编队直线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4196.8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8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潘光;高剑;陈依民;宋保维;王鹏;张福斌;张立川;杜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康进兴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主 水下 航行 编队 直线 航迹 跟踪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多自主水下航行器编队直线航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设定:定义有若干个自主水下航行器,其中一个作为主UUV,其余为从UUV;计算主水下航行器的运动误差控制模型,实现对自身直线航迹控制;同时其余水下航行器将采集到的中心点坐标(x,y)和偏航角ψ,沿载体坐标系两轴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传递给主水下航行器,在主UUV中进行运动误差控制模型的计算;
步骤2:建立运动误差控制模型,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通过自主水下航行器上搭载的测量传感器采集数据,获得自主水下航行器当前位置的中心点坐标(x,y)和偏航角ψ,沿载体坐标系两轴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通过给定的期望横向坐标yd,定义横向跟踪误差e的“虚拟控制量”期望航向角为
其中e=y-yd,yd为期望的横向坐标值,且有
步骤1.2:由期望航向角可得
从而得到参考航向角速度为:
u表示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前向速度,v表示自主水下航行器的侧向速度;
步骤1.3:根据虚拟控制量期望航向角ψd和参考航向角速度rd,计算自主水下航行器与期望航向的相对跟踪偏差:
其中,ue,ψe,re分别为前向速度跟踪误差、航向角跟踪误差、航向角速度跟踪误差;uc为给定的速度指令;
步骤1.4:根据步骤1.3得到的结果,计算自主水下航行器跟踪运动学误差模型:
其中,直线跟踪误差χ是全局K指数稳定的,x方向的速度最终收敛至速度指令uc(t);
步骤3 :根据步骤1.4得到的水下航行器运动模型,计算主UUV的速度控制指令和前向推力;同时结合其余水下航行器传递的数据信息,实现主UUV对其余水下航行器的直线编队航迹跟踪控制,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通过协调主水下航行器的速度指令uci(t)使得所有自主水下航行器在x方向渐进收敛至期望队形,且在保持队形的同时,整个编队系统以期望速度ud(t)运动,即实现编队控制,其中对于UUVi设计速度控制指令uci为
式中,g(·)为连续可微、单调递增的有界函数,其满足g′(0)0,g(0)+0,g(·)∈[-a,a];Ji为UUVi的邻居集合;
步骤2.2:计算每个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前向推力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自主水下航行器编队直线航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模型具体推导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1:将自主水下航行器的水平面运动模型为
和
式中,u为UUV前向速度,v为UUV侧向速度,X为UUV前向推力;
子步骤2:将步骤2得到的相对跟踪偏差代入子步骤1的模型中得到:
式中,
hx1=cosψ
子步骤3:定义χ=[ue ψe re e v]T,hx(χ,uc)=[hx1 hx2 0 hx30],最终得到所述步骤1.4中的简化公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自主水下航行器编队直线航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机载计算机运算能力强的航行器为主水下航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41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