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散热的TR收发舱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4295.6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2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刘斌;仙锦;罗继明;沈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6;H05K5/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tr 收发 | ||
本发明涉及雷达装置,特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TR收发舱。本发明的每套进风密封清扫装置包括进风电机安装座,进风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收发舱体上,进风螺杆步进电机安装在进风电机安装座上,进风螺杆步进电机的螺杆上连接进风螺母,进风密封板固定在进风螺母上,进风螺杆步进电机的螺杆另一端安装在进风支座上,进风支座上部设置进风导向槽,进风导向槽卡设进风密封板,进风密封板前部安装毛刷。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无需经常拆卸,便于安装,便于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装置,特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TR收发舱。
背景技术
雷达的TR收发舱中的电子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些大功率元件,通常这些大功率元件都需要散热设计。而风冷作为一种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一种冷却方式,被大量采用。
而风冷结构的设计通常包括风机的选型,进出风口的设计,风道的设计。对于不便拆卸、不便清洗风道的重型设备,风道进风口的进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灰尘布满过滤网时,传统的风道进风口通常被堵住,使得进风量大大减小,从而影响了风机的散热效果,发热元件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
传统的风道进风口通常采用单层铝板或钢板冲一些小孔,固定上一层过滤网。一段时间后,过滤网上的灰尘灰越积越多,将影响进风效果。对于安装的是重型设备,或复杂的精密设备,拆装工作量大,需要专业的吊装设备,且重新安装费时费力。一般情况下,当风道进风口过滤网有灰尘时也没有清理。这种现象没有好的解决方法,通常的做法是等设备大修时才重新清洗安装。
同时若设备在海边盐雾潮湿环境工作或经过水面时,也容易从底部进入水气。在设备停机状态下,容易处于潮湿环境,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器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TR收发舱。本发明特别适合于在风道进风装置不便拆卸,同时又要求有一定进风量的需求时使用。且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无需经常拆卸,便于安装,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散热的TR收发舱,包括收发舱体、进风装置、出风装置,进风装置安装在收发舱体下部,出风装置安装在收发舱体上部,其特征在于:进风装置包括过滤网、滤网安装座、压板、进风螺杆步进电机、进风电机安装座、进风螺母、进风支座、进风密封板、进风橡胶垫、毛刷、传感器,两个滤网安装座交错固定安装在收发舱体上,过滤网安装在滤网安装座内,滤网安装座后部分别安装进风密封清扫装置,两套进风密封清扫装置结构相同,在连接处一套密封清扫装置为凹槽,凹槽内安装进风橡胶垫,在连接处另一套密封清扫装置为插板,插板可插入凹槽内;每套进风密封清扫装置包括进风电机安装座,进风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收发舱体,进风螺杆步进电机安装在进风电机安装座上,进风螺杆步进电机的螺杆上连接进风螺母,进风密封板固定在进风螺母上,进风螺杆步进电机的螺杆另一端安装进风支座,进风支座上部设置进风导向槽,进风导向槽卡设进风密封板,进风密封板前部安装毛刷。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TR收发舱,其特征在于:出风装置包括出风螺杆步进电机、出风电机安装座、出风螺母、出风支座、出风密封板、出风橡胶垫、出风密封板,两套出风装置结构相同,在连接处一套出风装置为凹槽,凹槽内安装出风橡胶垫,在连接处另一套为插板,插板可插入凹槽内;每套出风装置包括出风电机安装座,出风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收发舱体,出风螺杆步进电机安装在出风电机安装座上,出风螺杆步进电机的螺杆上连接出风螺母,出风密封板固定在出风螺母上,出风螺杆步进电机的螺杆另一端安装出风支座,出风支座上部设置出风导向槽,出风导向槽卡设出风密封板。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TR收发舱,其特征在于:进风装置包括传感器。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TR收发舱,其特征在于:出风装置包括风压开关。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TR收发舱,其特征在于:收发舱体底部设置两套进风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4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